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 索引号 ]11500234008646033P/2022-01700 [ 发文字号 ]开州府发〔2022〕9号 [ 发布机构 ]开州区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教育 [ 成文日期 ]2022-04-14 [ 发布日期 ]2022-04-14 [ 体裁分类 ]其他 [ 有效性 ]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开州府发〔20229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十五届区委常委会9次会议、十七届区政府第1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20224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二〇二二年四月

  

  

  

第一章  发展现状  5

第一节  主要成效  5

第二节  在问题  9

第二章  战略机遇  11

第三章  总体要求  13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3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3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  主要任务  17

第一节  坚持立德人根本任务  17

第二节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1

第三节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29

第四节  加强新时代师队伍建设  30

第五节  加强智慧教育建设  33

第六节  深化教育交流合作  34

第七节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35

第五章  重点工程  41

第一节  学校布局提升工程  41

第二节  智慧课堂提升工程  45

第三节  师资队伍提升工程  46

第四节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47

第五节  安康校园提升工程  48

第六章  保障措施  49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9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  49

第三节  强化经费保障  50

第四节  营造良好环境  50

第五节  加强督导考核  51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实现开州区“一极两大三区”目标,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和《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依据《重庆市开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主要成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州教育以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为坚强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改革,育人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均有明显提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全面落实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幅提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比2015年提高6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5%,比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每个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学生动态清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比2015年提高4.2个百分点。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比2015年提高4.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100%,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立德树人谱写新篇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全学段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雷”“中华魂”“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活动,10名学生分别被评为市“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开州委发202126号)、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开州体卫艺〔20183号)等系列文件,紧扣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三条主线”,抓住课堂、活动、校园文化“三个载体”,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结合”,促进学生德体美劳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出口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实现五年翻番,为本科院校输送3.5万名优秀学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小学113项指标中34项位居全市第一、79项位居渝东北第一,初中120项指标中59项位居全市第一、100位居渝东北第一。常年有1000余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等奖,2生分别获“学宪法、讲宪法”全国总冠军庆龄奖学金。

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在“资源均衡”上持续发力,统筹资金12.77亿优化校点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启动22小学、幼儿园建设,建成投用学校9,改造维修“两类”学校120校次,新增学位3.17万个,初始年级“大班额”问题全面化解;建设“网络空间人人通”试点校2,建成国家村校教学点数字资源项目137个、中小学中心机房185个;引进教师2065名,城乡交流轮岗教师3500人次,“择校热”“择师热”等问题有效缓解;推进初中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和增值;深入推进“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优先安排资148万元,在全市率先搭建“学校食堂智慧管理系统”。在“机会公平”上持续发力,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3.43万人次,资助金额达5.81亿元;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5.27亿元,受益学生133人次;实施城区建制幼儿园电视直播、公开摇号和义务教育“三对口”招生办法,将重点高中招生指标70%分配到校并向农村倾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路径全面明晰。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区级“名校长工作室”4个、“名师工作室”9,深入开展国、市、片、校“五级”培训和“联挂帮”“跨校带徒”“送教下乡”等工作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全区新增市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96,先后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市“教书育人楷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先进典型。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教师职务评聘量化考评细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考核办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3科研成果获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奖,“联挂帮”改革案例获评教育部优秀案例和市政府教科研成果奖。

教育服务作出新贡献。坚持与区域产空间布局规划相匹配,快构建现化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市级实训基地6个、众创空间1个,新设区域紧缺骨干专业6个,建成国家1+X”证书试点专业5个,市级重特专业1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与城市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合理布局,参加全市技能大赛获奖量位居渝东北前列。深化产教融合,举办企业订单、冠名15,引入校12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9%,就业对口率近80%稳定率近90%。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建立社区教育学院1所、社区教育学校40所、社区教育中心534个,常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就业安置率达85%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市民基本素养不断提升。

品牌发展构建新格局。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国培计划”项目区和市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成功创建国家级体育艺术、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7所,开州中学被评为全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2中职学校分别被纳入首批“重庆市高水平学校建设计划”“市级示范校”,成为全市“双优计划”建设学校3所学校分别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1所学校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中职招生、质量监测、事业统计、国培计划、营改宣传、政务信息宣传、学生电脑制作、生源地助学贷款等10余项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全市先进单位称号或等级奖。教育扶贫、关爱留守、村校管理、统筹城乡等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专题宣传报道,以及中办、国办等工作简报专题推介。

第二节  存在问题

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学前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较低,入公办园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区和重点集镇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依然突出、难以化解,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教育布局不尽合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二胎政策放宽,“村空、乡弱、城挤”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闲置校舍较多,城镇建成区学校容量紧缺,学位新增量和建设进度没有跟上学位需求量。

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农村教育薄弱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均衡发展的任务依然较重。

教育信息化较薄弱。校园网络环境落后,尚未建成教育专网,未与国家教育专网对接。现有教学终端设备普遍落后、老化,现代化交互式教学终端设备和学生教育计算机严重欠缺。智慧教育应用管理平台缺乏,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水平较低。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不鲜明。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力度不够,选课走班教学软硬件条件较为落后,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尚不完备,师资和经费保障力度不够,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师资总量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现有师资总量与应配数量差口近700人。加之区位、经济等因素,高层次、高素质优秀人才难引进,新进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基本是一般院校二本及以下层次毕业生。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程较慢。中职容量总体不足,现有中职办学容量不能满足就读需求增量。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与产业链条相适应的专业集群。校企合作缺乏广度深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小、规格低,缺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现仅有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较低,未形成初、中、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梯次衔接的链条体系,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

  

第二章  战略机遇

  

国家顶层战略设计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扩大投入,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努力让人民享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教育提出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继往开来,把教育改革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改革教育机制体制、规范发展学前教育、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等涉及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意见、方案,教育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整体推进。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教育带来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作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工作部署,深度谋划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开州仍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更好的机遇,对教育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把开州区建成教育强区

开州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期盼。开州统筹推进环湖城区和浦里新区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坚持把浦里新区作为开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战场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重点开发区。按照“三年塑形、五年突破、十年基本建成”总体目标,着力建成以现代绿色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产城景融合发展新区。必须持续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一代新人,为开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等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开放合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2035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建立健全优先发展教育的体制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推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核心位置,坚持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学生“四个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坚持全面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结构性、制度性、保障性等突出问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以改革激活力、提质量,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025建立完善更加公平教育体系健全更加多元的、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提供更为优质均衡的教育保障服务,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处于渝东北领先、全市前列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创建工作,建设渝东北川东北基础教育高地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教育强区。

2具体目标。

教育普及程度更高。到2025年,全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以上,学前教育普惠率巩固在96%以上,公办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55%。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创建成果,实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提升高中阶段办学水平,毛入学率98.5%以上。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保持高中阶段普、职教在校生(含区外就读)规模比例大体相当,力争达到5.54.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

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保教质量明显提高,质量评估标准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全名列前茅,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培育五育并举”典型学校20所。大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学业水平合格率和重本上线率明显提高,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创建一批全国名校、市级名校。中职办学质量水平保持渝东北前茅,中职毕业生“双证”合格率达到93%,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对口就业率达到90%

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区域居住人口分布,科学合理做好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学校布局规划。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老城区改造配套学校容量不足和未达到配建学校标准的小规模居住区,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确保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入学需要。消除既有大班额,杜绝出现新的大班额。合理布局农村学校校点,保障学生就近入学。

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实现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健全的教育结构体系。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互融合,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活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人事干部、经费使用、管理机制等改革,深化落实管办评分离制度改革,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保障学校自主办学权利,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充分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1“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万人)

4.4

4.2

预期性

毛入园率(%)

91

>94

预期性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36.6

55

预期性

义务教育

在校学生数(万人)

15.6

14.5

预期性

其中:普通小学

9.9

9.5

预期性

普通初中

5.7

5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

10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学生数(万人)

4.1

3.8

预期性

其中:普通高中

3.2

2.8

预期性

中等职业教育

0.9

1

预期性

毛入学率(%)

97

>98.5

预期性

高等教育

学校数(所)

0

1

预期性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9.8

10.4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5

12

约束性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全过程。强化教材育人功能,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教师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中小学全学科课堂。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形态设立德育学段目标。健全完善中小幼实践育人体系,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和道德实践能力。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素养。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建设摆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坚持德为先,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兼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大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铸魂育人实效显著增强。

增强德育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创新育人模式,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增强中小幼德育针对性实效性。注重课程育人,发挥思政课育人的引擎作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营造和谐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环境育人功能。丰富育人载体,发挥活动育人的实效性。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管理细节。强化实践育人,加强劳动教育、研学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推动建立“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重视家校共育工作,深刻领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涵,明确家长责任,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积极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发挥家庭第一课堂重要作用,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注重传承良好家风。探索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平台,规范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建设,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家校协同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推进家庭教育服务专业化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力度,为特殊困境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推进全社会协同育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新格局。充分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刘帅纪念馆、刘帅故居、图书馆、规划馆等公共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特长培养、研学旅行等拓展课程教育,探索创新中小学与社会力量合作育人模式,丰富校外教育内容与形式,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教育观,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突出德育实效,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提升智育水平,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强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持续推进2+2”项目,确保每位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加强体育场地场馆和器材配备,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赛事,积极创办校园足球、篮球等特色学校,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增强美育熏陶,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完善美育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掌12项艺术特长,加强社团建设,积极创办书法、艺术特色学校,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审美和人文修养。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足劳动课时,抓好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活动资源和校外基地、家庭实践资源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劳动教育。抓好集体与个人的结合,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第二节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到2025年,幼儿园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以区级财力相匹配的农村学前教育运行保障机制,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治理后进一步规发展。幼儿园评价体系和质量评估标准更加完善,保教质量明显提高。

启动创建学前普及普惠县。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科学合理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等办法进一步提升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配足配齐教职工。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努力探索集团化办园和幼儿园评价改革,不断提升保教质量。进一步强化督导监管。

调整办园结构。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结合我实际,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速推进城区和重点集镇的公办园点建设,逐步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保证每一个乡镇有一所办中心园,力争3人以乡镇(街道)有两所公办中心园。应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新建小区,其幼儿园应与小区首期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给教委。

提高保教质量。全面推进科学保教,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改善办园条件,丰富幼儿活动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保证幼儿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落实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防治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提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加强对薄弱幼儿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全面完成分类管理登记,限期归口进行非营利性民办园或营利性民办园分类登记。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分类登记平稳实施、有序进行。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收取的费用应主要用于幼儿保教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每年依规向教育、民政或市场监管部门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落实相关部门、幼儿园所在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监管责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启动义教优质均衡区县创建。按照部颁标准和工作要求,推动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扩大城镇教育资源,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机制,全面消除辍学现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校舍建设水平,加强设备、图书更新配备,均衡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全面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落实区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中小学强校工程和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学校优质集群发展,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好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健全学校教学管理,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教学手段,重视和推行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深入推进“领雁工程”。探索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学校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办法、新途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统筹安排作业数量和时间,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布置与批改质量,优化考试内容与形式。全面落实双减,做好五项管理,完善政策支持措施,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城乡统筹融合发展教师资源配置制度,按照全市统筹部署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逐步完善开州区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落实好变动人事关系交流教师和校长的相关待遇。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和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继续实行学校间支教、学区内走教制度。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的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和协同式发展,实行“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发挥特级教师、名师、正高级教师的作用,支持定期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开展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3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国家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构建高质量、多样化的高中教育发展格局,力争高中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赵家高中正式启动招生,有效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减少超大规模学校,扩大普通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区普通高中学校积极参加第二期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力争在申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和示范校、课程创新基地、校本教研基地、精品选修课程、优秀学生社团等项目和建设过程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促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促进普职融通。

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重视教材应用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监管。大力推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开展高中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行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深入开展验证性试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着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改进教学。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开展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改革试点,探索培育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多个领域现代化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继续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对接强基计划,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新途径。加强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教学设施建设,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强化教育科研、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以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优化学校专业布局结构。通过新建、改造、整合、提升或引进等方式,优化职业学校总体布局。构建职教中心“一校两区”(即城内校区、浦里新区校区)办学格局,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的产教融合特色校区,推进职教中心和巨龙职校市级“双优”中职学校项目建设。优化现有专业结构,错位发展与开州区主导产业集群相适应的生物医药、家居建材、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或专业群,打造810个中职市级重特色专业和35个重点专业群,初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匹配、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稳定中职与专科高职贯通培养办学规模,促进各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衔接。

巩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支持职教中心城内校区建设实训中心,扩大办学容量,改善实训条件。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量主要在中职教育的政策导向,推进职、普高中招生统筹协调保持规模基本相当。鼓励区内中职学校与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深化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相衔接,明确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推进“1+X”证书制度工作,强化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争取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拓展校企育人“双基地”建设。深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好职业技能竞赛和传统工艺技能大赛等。促进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技师与教师、学生与学徒、实习与就业等深度融合。

5.推进特殊教育多渠道发展。

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切实保障残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特普互补、医教结合的特教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特殊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资源中心工作,加快普通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推进普特融合发展,加强医教结合、康教结合,探索“鉴定安置、前期评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康复训练”一体化运行模式,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继续巩固送教“一生一案”成果,逐步推广到随班就读学生,确保所有残疾儿童享有“一生一案”教育服务。

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长效机制,着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动态调整的贫困学生认定标准,完善精准识别工作机制,实行差异化的学生资助政策,建立落实相对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资助政策和措施惠及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持续保持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动态清零”。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和救助保护,完善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持续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6推进高等教育起步发展。

继续鼓励区内中职学校与市内优质高职院校联合举办与区域内经济发展需求的3+2”“3+4”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有机衔接,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积极创造条件和争取市级政策支持,依托浦里新区建设,引进市内外优质高等院校或企业到开州区浦里新区合作举办2高职院校或校区,实现本地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

第三节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坚持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结合,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做好普通高中学生职业技能选修课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渗透。基本形成中职、高职教育纵向衔接,普通和职业教育横向融通,职前和职后培训齐头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整合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现有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资源,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加强“一院三中心”(社区教育学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老年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师资课程建设,构建“区社区教育学院、乡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村(社区)学习点”三级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推动全民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完善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提升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大力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稳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巩固推普脱贫成果,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边远农村地区普通话的推广和培训力度,推动全区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85%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开展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工作,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稳固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建设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施中华经典诵写讲工程,举办全国推普周等系列活动。开展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和资政水平。全面提升市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

第四节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健全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与监督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订单培养师范生及教师生涯全过程。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师德素养,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课堂主渠道育德作用。建设一批师德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示范性师德教育。构建师德师风多元监督体系,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通报警示、师德失范惩戒等相关制度,实施师德师风评价档案制度。建立师德师风管理台账,完善教师违法信息查询制度。强化学校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等问题。挖掘优秀教师典型,加大模范人物宣传表彰力度。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继续做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继续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和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力争加入初中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特殊教育师范生代偿式培养计划。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履约管理。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师资海外研修计划。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分层、分类、分科开展五年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水平。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计划,加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力度。加强中职教师素质提升,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扎实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强化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本土化优秀教师,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和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加强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完善激励表彰机制,争取人才待遇政策,充分激发各类教育人才的创造创新活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高层次人才协同发展和万开云人才一体化发展。

3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步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要向班主任倾斜,切实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行后,区教委在区人力社保、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确定校长的绩效工资,按职级发放,实行单列管理。探索制定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完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完善乡村教师周转宿舍配套设施,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制定措施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畅通优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在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健全教师表彰激励机制,加大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弘扬新时代教师奉献精神。发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对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依法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第五节  加强智慧教育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动计划,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建成教育专网及可视资源系统,对接国家教育专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建成“有线专用、无线为主”的安全稳定、高速泛在的网络环境。探索建设智慧教室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推动智慧校园试点示范校建设,实现智慧互联、智慧管理、智慧育人、智慧学习、智慧安防、智慧食堂。

着力改善信息新型基础条件。加大教育信息新型基础条件改善投入力度,改造现代化交互式教学终端,实现“班班通”全覆盖,满足大容量、无边界现代课堂基本需求。有计划装备教学计算机,保证计算机课程需要。

优化智慧教育资源供给。依托重庆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联下通、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基础教育精品课程”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智慧教学应用场景的数字教育资源。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努力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提升优质数字资源使用效率。

努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努力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着力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师资短缺,国家规定课程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完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着力建设开州智慧教育平台,加快数据支撑基础管理平台建设,建成开州区各学校、各科室、各部门的基础数据支撑平台,对基础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和利用,更好地感知教育发展态势,提升教育管理的精准化和决策水平。优化教育管理服务流程,建设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构建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教育数据开放体系。2025年,形成教育决策、管理、督导、评估等信息化服务一体化。

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计划三年时间,对全区教育管理干部、广大师生和专业技术队伍,开展一轮智慧教育素养提升全员培训。开齐开足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高中学校开设编程教育课,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第六节  深化教育交流合作

推动“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协同推动“一区两群”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加强与促进万达开“万开云”的教育交流合作,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领域教育联盟。促进教育协同发展、一体发展、融合发展。共同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人才共用、文化共育、质量评。推动基础教育深度融合,采取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推动职业院校间在专业布局、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合作办学等方面深入合作交流,打造一批紧贴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富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积极争取与万州、达州等地区高校合作办学、协同创新。建立招生联动机制,统筹解决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加强跨区域教育交流协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共建,紧抓万盛、江津对口支援开州和渝鲁协作(潍坊·开州)契机,与支援和协作区县的中小学建立结对关系,结对学校在师资互派、远程教学互动及师生交流等方面加强帮扶和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多层次开展教师、干部异地体验式培训,多形式开展异地教育教学及教科研交流活动,联合举办跨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端论坛,积极探索“游学式”跨区域师训模式,助推优秀教师持续成长、走向卓越。

第七节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1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根本标准,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评价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成效。建立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主要包括教育质量监测、对全区学校管理水平进行指导和评价,建立学生评教、家长评学、教师评校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监测和评价结果及时向学校和社会公布,为中小学校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提供科学指导。

优化学校评价,激发发展活力。突出考察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改进教师评价,激发专业活力。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评价标准,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让教师在立德树人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成就感。健全教师分类评价激励制度,激发各类教师专业成长活力。建立表扬教师长期从教的荣誉制度,深化“卓越教师”评选激励机制、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机制。改进学生评价,激发成长活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构建区、校两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结合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中小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指数,全面综合评估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深化教育教学教研改革。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优化教育理念和育人理念,结合开州教育实际,着力构建起“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课堂改革,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全面探索构建起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体系,推进课堂革命。进一步优化作业方案,精炼作业的质和量,提高作业的效度,减轻学生负担。强化教研引领作用,建立以研促教、以研改教、研教结合、研教互促机制。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理论修养、学科素养的培训,以高水平师资队伍促高水平教育发展。进一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3深化教育招生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中小招生秩序,坚持义务教育“对口入学,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招生入学原则,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步实行“网上报名、公开摇号”招生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配套政策。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扩大高学校招生自主权,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需要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实行自主招生、指标到校和集中录取等多种方式。

4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准入和聘用制度。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按市级规定逐步提高公开招聘教师准入学历要求,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本科和非师范专业研究生。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相应层次教师资格。健全人力社保部门综合管理,教育、人力社保部门组织实施,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师招聘机制,选拔出真正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深化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教师转岗、退出机制。

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执行好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创新编制管理,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每学年动态调整区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规范编制使用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严禁“吃空饷”。进一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一般性教学辅助和工勤等岗位服务机制。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按照全市统筹部署,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严格实行评聘结合,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工作活力。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落实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岗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课时量的权重,严格执行职称教学水平考评制度。按照全市统筹部署,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推动中小学校长分类考核评价改革,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5.深化教育管理机制改革。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落实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各项政策,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保证教育教学自主权,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学校在遵循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可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自主运用教学方式、自主组织研训活动、自主实施教学评价。鼓励支持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一校一品”。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副校长聘任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探索由学校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名、考察、聘任副校长,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扩大中层管理人员聘任自主权,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择优选聘中层管理人员。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完善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学校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和学校发展实际需要,自主提出年度预算建议,自主执行批准的预算项目,对预算资金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

健全民办教育机构管理。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健全民办学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完善民办教育监管机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监管,依法查处教育培训机构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完善行业自律等监督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不同投资、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6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完善学校章程和制度,积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教育重大决策机制深化落实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执法和执法监督力度。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提升学校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全面依法执教依法实施教师教育惩戒权,持续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加大教师违规违纪处罚力度。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不断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和自我监督机制

7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

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优化管理体制,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强化教育督导保障,加强督学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改进督导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督导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建立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强化督导结果的有效运用,推进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第五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学校布局提升工程

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等因素,建立各类教育学龄人口预测机制,科学谋划校点布局规划,确保学位供给,全力消除大班额,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扩大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丰泰初中、大丘初中、迎仙小学、云枫小学、盛景小学、盛山小学、丰泰小学、文成幼儿园、盛景幼儿园、丰乐幼儿园、丰泰幼儿园等11所新校建设,解决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提升工程、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等项目,扩建部分城区及重点集镇中小学,主要针对德阳初中、汉丰一校、汉丰二小等生均校舍、校地不足的学校进行扩容。

改善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调整义务教育布局结构,促进均衡优质发展。初中学校原则上向集镇集中,生源较少的乡镇,通过整合辖区小学、初中教育资源,举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将紫水初中与紫水小学、渠口初中与渠口小学、金峰初中与金峰小学等生源较少的学校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点)撤并程序和办法,原则上不得主动撤并农村校点,对于生源极少的学校,要通过学校、政府引导,做好家长宣传、动员工作,分年度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调整,让学生到条件更好的中心校就读。其中2021年优化调整33所、2022年优化调整16所、2023年优化调整14所、2024年优化调整6所、2025年优化调整1所。同时,将根据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变化情况,适时做优化调整。保留有必要的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不低于中心校,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用房。

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将学校布局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先满足教育建设用地。优先满足教育系统建立学校,所需机构限额通过区委编委统筹调配和教育系统内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予以保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围绕开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超前规划环湖城区、长沙组团、赵家组团、临港组团、竹溪组团学校布局。环湖区域,丰乐街道井泉片区布局1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论证文峰街道布1所普通高中。长沙组团,规划布局2所高等教育学校,2所高中阶段学校(新增 1所中职学校,迁建陈家中学),按照规划人口15万人测算,布局4所初中(撤并陈家中学初中部与后河初中整体搬迁),布局8所小学(保留现有的一心小学、义学堂小学,新增6所),布局4所公办幼儿园(保留长沙幼儿园,新增3所),1所特殊教育学校。赵家组团,按照规划人口7万人测算,保留2所初中(赵家初中、赵家中学初中部、撤并华承初中),布局小学3所(保留赵家一校、二小,新增1所),布局幼儿园2所(保留赵家幼儿园,新增1所),建成赵家中学并招生。浦里新区临港组团,按照规划人口4万人测算,布局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竹溪组团,按照规划人口6万人测算,布局高中1所,初中2所(保留竹溪初中,新增1所),小学3所(保留竹溪小学,新增2所),幼儿园3所(保留竹溪幼儿园,新增2所)。

2025年,丰乐街道建成九年一贯 制学校1所。长沙组团,力争建成12所高职或高等院校分校(校区)、1所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学、2所幼儿园建设。竹溪组团,建成小学1所、幼儿园1所。


  

表2“十四五”重点区域学校布局规划一览表

区域

规划人口

教育类型

学生人数预测

现有学校所数

现有容量

(班)

应有容量

(班)

差口

办学规模

(班)

规划新建学校

(所)

测算依据

备注

环湖区域

276000

初中

22080

6

288

442

154

60

2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小学

41400

16

576

828

252

48

5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15%测算


幼儿园

22080

80

577

736

159

18

4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规划公办园

浦里新区长沙组团

150000

初中

12000

0

0

240

240

60

4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后河、长沙、陈家初中部全部搬迁

小学

22500

2

96

500

404

48

6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15%测算


幼儿园

12000

6

72

400

328

15

4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规划公办园

赵家组团

70000

初中

4000

1

48

80

32

30

1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新增一所为赵家中学初中部

小学

7500

3

96

150

54

48

1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15%测算


幼儿园

4000

6

55

133

78

18

1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规划公办园

临港组团

40000

初中

1140

0

0

28

28

30

1

根据重庆公共服务导则36‰测算


小学

2280

1

12

50

38

36

1

根据重庆公共服务导则72‰测算


幼儿园

1140

0

0

38

38

18

1

根据重庆公共服务导则36‰测算

规划公办园

竹溪组团

60000

初中

4800

1

48

96

48

48

1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小学

9600

2

96

213

117

48

2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15%测算


幼儿园

4800

4

24

160

136

15

2

根据城区现有学生占比8%测算

规划公办园


  

第二节  智慧课堂提升工程

完善智慧教育基础条件。按照教育新基建的部署要求,构建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改造交互式教学终端设备1600套、更换和补充学生用计算机10000台。建成开州区智慧教育平台。“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工程,分别建成“专递课堂”180个、 “名校网络课堂43个。力争建成智慧校园试点示范校10所,创建全国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

教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改造中小学实验室、功能室,装备义务教育理科实验室192间(其中物理56间、化学36间、生物28间,小学科学72间)。装备高中学校理科实验室58间(其中物理18间、化学17间、生物23间)。更换和补充音乐、美术及体育器材设备,装备中小学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234间。建设标准化图书室118间、添置图书92万册。

3“十四五”教育技术装备规划一览表

类别

建设项目

应有数

现有数

差缺数

规划数

规划说明

装备标准化设备

理科实验室(间)

高中物理

38

20

18

18

高中拟建36间智慧云实验室

高中化学

38

21

17

17

高中生物

38

15

23

23

初中物理

95

39

56

56

升级改造老旧实验室设备(现有数为2013年后的装备数)

初中化学

72

36

36

36

初中生物

67

39

28

28

小学科学

106

34

72

72

合计

454

204

250

250


理科教学仪器(台、件、套)

初中物理

153900

66075

87825

87825

按部颁及市级标准配齐满足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

初中化学

219600

165057

54543

54543

初中生物

167500

146326

21174

21174

小学科学

323300

165200

158100

158100

合计

864300

542658

321642

321642


艺体活动器材(台、件、套)

音乐器材

75786

33135

42651

42651

按部颁标准补充配齐中小学音体美教学活动所需器材

美术器材

120821

45236

75585

75585

体育器材

278760

113160

165600

165600

合计

475367

191531

283836

283836


图书室设备

学生阅览室(座)

12000

4800

7200

7200

按基本均衡生均标准补足差缺图书

纸质图书

(万册)

287

195

92

92

教育信息化设备

多媒体教学终端(套)

3423

221599

2205

1218

更换升级普通多媒体终端设备为交互式终端设备

学生计算机(台)

16081

6066

10015

4847

更换升级部分计算机教室为云桌面计算机教室

区级教育云平台(套)

1

0

1

1

建成区级基础数据支撑和教育管理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三个课堂”硬件设备(套)

223

0

223

223

逐步推进完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硬件建设

第三节  师资队伍提升工程

强化编制核补进度。编制管理实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管理。十四五期间,逐步补齐编制缺口,优先保障教师编制补充。有效计划教师补充,确保每年净增教师60名,5年净增教师300名。

深化师资培养力度。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特色师范教育培训体系,继续借助国培计划平台,开展教师培养培训,5年完成国培计划集中培训1500人次。继续做好公费师范生订单培养计划,5年计划订单培养公费幼师250人、小学全科教师650人。增强部属高校公费师范生招生吸引力,争取每年引进部属高校公费师范生10人。针对学科紧缺程度,加大科学、书法、思政、心理健康、历史、地理、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的招聘力度。

实化名优辐射广度。建立由区委组织部挂牌的名师工作室10个,由区教委挂牌的名师工作室40个,以名师工作室为中心,认真开展学科教育科研联挂帮活动,扎实推进1+7+X的人才带动模式;修订骨干教师考核办法,每年对全区所有骨干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确保骨干教师有教育教学业绩和成效;按期开展开州名师骨干教师评选,继续扩大名优骨特教师队伍,有效落实名优教师辐射引领作用。

优化教师交流效度。继续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每学年交流轮岗教师总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20%。特级教师以及各级名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质师资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第四节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方法,坚持以智增智、以体强体、以美化美、以劳育劳,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加快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建成学生实践基10个。

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实施“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区内强校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总部+分部”的形式,探索推进“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办学模式,提升全区教育质量。

强化学科资源建设。实施“强科提质”行动计划,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学科队伍建设、学科课程和资源建设,形成一批精品学科课程。做到学科教学改革和学科质量评价各要素优化、协调发展,解决五个突出问题,即集中解决特优生培养不够、中小学全学段贯通不畅、理化生实验教学和数学计算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强课程基地和品牌学科建设,5年内建成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3个以上、校本教研基地4个以上

第五节  安康校园提升工程

速校园安全薄弱环节改造,打好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攻坚战,确保校园专职保安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公安机关护学岗设置率等四个100%目标如期实现,校园安防建设相关指标达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配齐配足消防设施设备,全面安装可燃气体监测切断装置。实施校园安全能力提升计划,将智慧安防系统建设纳入智慧校园规划,推广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建设安全隐患管理云平台,全面提升校园安防信息化水平,力争十四五末覆盖城区和城镇中小学幼儿园。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全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7.5%以上,优良率达48%以上。加强视力卫生环境建设,改造教室、寝室灯光不达标学校50所,达到国家视力卫生环境,全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加强膳食营养体系建设,改扩建一批薄弱食堂,推动全区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逐步实现学校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校园基本建设、设备设施符合卫生标准,卫生防疫基础良好,每年建成卫生室或保健室15所,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2名,配备兼职保健教师25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完善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中心)覆盖率达到98%以上,开展500名以上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系统化培训,举办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0场,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发展规划优先、财政投入保障优先、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把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各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加强协作,着力化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把教育工作实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完善学校党组织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党建工作由区委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定期核查、动态管理,把党建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建立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把党内基本生活、基本制度、基本要求融入党组织和党员日常工作生活。严格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务干部培训机制,加强学校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的培训,切实提升党务素养。

第三节  强化经费保障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经费使用进一步向薄弱环节倾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教育经费的政策引导作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经费监管。

第四节  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部门统筹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督促学校切实履行校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师生宣传教育和各种防范演练,保障全区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全体师生的安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及时发现和消除校园周边各类隐患,加大校园周边日常巡逻守护力度,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建立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校园安全整体防控能力。

第五节  加强督导考核

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的督导评价和考核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推动规划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及时解决,把规划实施的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府统一领导,建立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十四五”目标、任务和政策全面落实。

  

附件:1.“十四五”教育重大项目建设规划表

2.“十四五”教育技术装备重点项目


  

附件1                      

“十四五”教育重大项目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类型

建设

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

(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备注

上级

资金

政府

债券

区级

财政

融资

资金

业主

自有

其他

1

高等职业院校新建项目暂命名

市场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3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178000






178000


2

职业技术学校新建项目暂命名

市场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10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5

100000






100000


3

赵家中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赵家街道

新建校舍11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12022

65000




65000




4

盛山小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汉丰街道

新建校舍1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8900

3500

2769

2631





5

文成幼儿园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文峰街道

新建校舍8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4500

1890

1890

720





6

云枫小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云枫街道

新建校舍1935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8892

3892

5000






7

迎仙小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丰乐街道

新建校舍12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9800

2654

4500

2646





8

丰乐幼儿园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丰乐街道

新建校舍826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12022

5400

2552

1500

1348





9

大丘初中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镇东街道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13000

3500

5768

3732





10

盛景小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镇东街道

新建校舍13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12022

9200

3572

3000

2628





11

盛景幼儿园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镇东街道

新建校舍45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12022

3500

500

2350

650





12

丰泰初中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正安街道

新建校舍27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16300

3500

9560

3240





13

丰泰小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正安街道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15200

3500

9300

2400





14

丰泰幼儿园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正安街道

新建校舍85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5000

1000

3350

650





15

高桥初级中学援建项目

政府

新建

高桥镇

新建校舍16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12000






12000


16

岳溪第二中心小学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岳溪镇

新建校舍1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7000

2512

2512

1976





17

陈家中学迁建项目

市场

迁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1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4

75000






75000


18

职教中心分校新建项目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1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42025

90000

10000

70000

10000





19

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

政府

迁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12000平方米,完善地下车库、运动场等附属设施

20242025

4800



4800





20

古迹初级中学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27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15000

4300

4300

6400





21

兴农初级中学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27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5

15000

4300

4300

6400





22

古迹中心小学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12000

3600

3600

4800





23

兴农中心小学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12000

3600

3600

4800





24

天水中心小学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5

12000

3600

3600

4800





25

长沙第二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6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3500

1350

1350

800





26

长沙第三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浦里新区

新建校舍6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5

3500

1350

1350

800





27

井泉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丰乐街道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5

12000

3600

3600

4800





28

三升中心小学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竹溪镇

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42025

12000

3600

3600

4800





29

三升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暂命名)

政府

新建

竹溪镇

新建校舍6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42025

3500

1350

1350

800





30

丰乐中学二期工程

政府

扩建

丰乐街道

新建校舍16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42025

5500

1000


4500





31

职教中心实训中心

政府

扩建

云枫街道

新建校舍15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3

5000

1000

4000






32

汉丰一校扩容工程

政府

扩建

汉丰街道

新建校舍30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32024

1500

1500







33

德阳初中提质扩容项目

政府

扩建

文峰街道

新建校舍16500平方米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4

8500

5000

2000

1500






  

附件2

“十四五”教育技术装备重点项目

类别

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投资估算

(万元)

教育信息化建设

交互式教学终端设备

装备、更换义务教育学校交互式教学终端设备1600套(其中小学约1000套、初中及一贯制学校约600套)

4800

计算机网络教室

升级、更换部分计算机教室为云桌面计算机教室,共装备学生计算机10000台(其中小学约5300台、初中及一贯制学校约3600台、高完中约1100台)

4500

区级教育云平台建设

建成区级教育基础数据支撑平台和教育管理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800

三个课堂硬件设备

逐步推进完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硬件建设

1500

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

初步建成1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3000

装备标准化建设

理科实验室及理科教学仪器设备

新建、更换中小学理科实验室250间(小学72间、初中120间、高中58间,其中高中智慧云实验室36间),按新标准配齐所需教学仪器设备

7900

艺体教学设备

按学校规模及新标准补充、配齐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活动器材设备

6600

图书室建设

建设、完善中小学标准化图书室118间(其中小学63间、初中及一贯制学校48间、高完中7间),添置图书92万册

1800

合计


319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