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悬崖天路走出的女孩邓怀英——今年获得了宋庆龄奖学金

初冬时节,海拔1500米以上的满月镇双坪村已是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沿着悬崖公路,邓怀英背着书包迈着轻盈的步子,边走边哼着歌谣,她戴着一副大眼镜,笑起来时露出洁白的牙齿,显得特别可爱。
“以前总是埋怨这条路又险又长,如今我对它充满了感恩,是它磨炼了我的意志。”今年17岁的邓怀英是实验中学的一名高中学生,也是从双坪村悬崖天路走出的优秀女孩,她曾先后被评为“优秀学生”“学习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今年获得了宋庆龄奖学金。
苦难童年 悬崖村的懂事女孩
邓怀英出生在满月镇双坪村,这是有名的“悬崖村”。在她小的时候,父亲邓家恒经常给她讲自己出山赶集必须要花上一天时间,而且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翻越陡峭山崖的故事,每到冬天,双坪村会面临大雪封山,形成与世隔绝的“孤岛”。后来村民们自发集资修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崎岖“天路”。
2007年,邓家恒到外省去挖煤,努力挣钱,当时,已经4岁多的邓怀英开始帮着妈妈照顾弟弟、妹妹。
2009年的冬天,邓家恒所在的煤矿发生塌方,正在井下工作的他经过九死一生,捡回了命却双腿瘫痪且双目失明。
“我成了家里的累赘,一个拖累家庭的残疾人。”邓家恒曾经一度想不开,不配合治疗,趁家人不注意还准备轻生。
“爸爸出事之后,我就想帮妈妈照顾他,希望他坚强面对。”因为是家中的老大,邓怀英的思想显得比同龄孩子更成熟。
在邓怀英和妈妈李世润的精心照料下,邓家恒的身体慢慢康复,李世润决定外出打工养家糊口。
“怀英,妈妈出去打工挣钱,你在家要听话,要照顾好爸爸,照顾好弟弟、妹妹。”妈妈李世润说。
于是,邓怀英就将课间休息时间拿来学习和写作业,放学之后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
“弟弟妹妹今天在家乖不乖?爸爸今天身体还好吗?”因为悬崖天路是回家必经之路,小小年纪的邓怀英顾不上害怕和艰险,总是一路小跑,回到家就做饭、哄弟弟妹妹玩耍,给父亲讲述学校里的见闻。
这一年,小小的邓怀英还未满8岁。
辍学回家 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虽然要照顾弟弟妹妹和父亲,但邓怀英的学习从没有落下,她不仅自己成绩优异,还耐心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2015年,邓怀英上初中后,李世润放弃外出打工,在离大进镇初级中学不远的地方租房陪读,同时她还积极鼓励丈夫学习盲人按摩等技艺。
有了母亲的陪伴,邓怀英在大进镇初级中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文艺表演,她的热情乐观感染着身边的同学,也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个孩子开销实在大,在外打工一点一点省吃俭用攒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在老家我又实在找不到工作。”李世润说。
细心的邓怀英得知自己家的经济情况之后,她悄悄地辍了学,并开始收集场镇上的矿泉水瓶、纸箱等废品变卖,李世润得知之后,母女俩抱在一起哭成泪人,邓怀英懂事体贴地说:“妈妈,我已经15岁了,我不读书了,和你一起照顾弟弟妹妹。”
很快,邓怀英的班主任石廒发现孩子没有到校,他与邓怀英的父母联系之后,又赶紧联系了双坪村的村干部详细了解她的家庭情况,放学之后,石廒骑上摩托车直奔邓怀英家。
通过反复劝说,石廒终于做通了邓怀英的思想工作,并帮李世润在大进镇某超市找了一份工作。同时,邓怀英家按照国家政策被纳入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邓怀英及弟弟、妹妹上学的开销减少了,父亲邓家恒还得到了医疗救助以及学习就业技术的机会。另外,还有爱心人士对这个家庭伸出援助之手。
重返校园 立志长大回报社会
邓怀英重新回到校园,她对学习更加刻苦,因为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刻苦就会有所收获。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邓怀英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大进镇初级中学,她以优异的成绩位居班级、年级前列,多次荣获“学习标兵”称号,而家里的奖状几乎铺满了整面墙壁,成为父母心中的骄傲。
课余时间,邓怀英喜欢演讲和主持,即使平日练习让她的嗓子干哑,她也乐此不疲,她曾获开州片区中学组演讲比赛一等奖,2017年还被评为开州区美德少年,今年获得了宋庆龄奖学金。
一路的成长挥洒了太多汗水,小小年纪的邓怀英收获了无比珍贵的阅历、拥有进取向上的勇气与斗志,她立志好好读书长大成才。
悬崖天路虽然艰险,却是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悬崖天路虽坎坷,但它锻炼并造就了一位优秀且坚韧的女孩。“天路前方是温暖的家,天路前面有光明的未来。”再次走在悬崖天路上,邓怀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