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镇简介
竹溪镇距开州城区10公里,明末清初,南河流经该境一段,两岸多竹,郁郁葱葱,“竹溪”因而得名。幅员面积84平方公里,集中经营土地1.5万亩,森林面积6.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4.7%。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人口4.5万人、常住人口2.8万人;辖14个村、1个社区、110个村(居)民小组,19个党支部、68个党小组,党员1084名。。被评为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镇、区级文明镇、全区乡村振兴建设重点镇,累计创建市级绿色示范村4个,市级文明村3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7个 。2022年新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产业乡镇,灵泉村入选第三批重庆市重点乡村旅游村目录,并获选第二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乡风文明类典型案例。竹溪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培育出“千亩蔬菜、万亩柑橘、精品再生稻”的发展格局,种植柑橘8617亩、应季蔬菜6000亩、再生稻3000亩,成功创建市级“一村一品”6个。2022年,竹溪成功举办“逍遥开州乐满城”竹溪分会场系列活动,“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市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竹溪,市级非遗“瑞兽金狮”舞进央视15、17频道。竹溪生态乐园现已成网红打卡地,春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获得社会广泛赞赏。2023年,竹溪镇灵泉村被确定为2023年度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平溪村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竹溪镇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市级鲁渝协作示范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中国践行绿色发展典范镇、中国最美幸福宜居典范镇,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市媒多次报道相关做法和成效。山东省党政代表团现场考察竹溪,省委书记林武点赞竹溪做法好、效果好。
办公地址:重庆市开州区竹溪镇建新街12号
办公时间:9:00-12:00,14:00-18:00(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23-81750306
邮政编码:405451
政府网站:http://www.cqkz.gov.cn/qzfjz_238/hfjdbsc_82205/
1.坚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基本职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上来,转移到做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工作上来,转移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公共环境上来。
2.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3.强化经济发展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强化产业引导,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扶贫济困、法律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5.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城镇和村容村貌管理。健全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6.强化公共安全职能。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生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保障机制,增强执法监管能力。
1、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统筹调度、应急指挥的具体事务工作;负责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行的管理保障,平台接收事项的受理、分析、流转、处置、督办、反馈、考核等工作;负责基层网格建设和管理等工作;负责督查、考评、数字化建设等工作;负责文电、机要、保密、档案、政务公开、值班值守、印章管理、会务等工作;负责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2、党的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负责纪检、组织人事、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社会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机构编制、巡察、老干部、精神文明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负责人大工作,政协联络工作,承担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日常工作;负责群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负责家庭暴力预防、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
3、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水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商务、旅游、经济社会统计、林业、招商引资、供销合作等工作;负责农村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市场主体培育、营商环境改善、区域协作等工作;承担移民搬迁安置有关后续工作,负责三峡后续项目及对口支援项目的策划、申报、组织实施、资金管理、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负责规划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政管理、农房建设管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地灾防治、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管理等工作;负责财政资金及代管资金的收支管理、财政预算、决算及财务报告;负责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惠农资金兑付、审计监督、内部控制、财政资金监督、绩效管理等工作;代理村(社区)会计账务;负责村(社区)财务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4、平安法治办公室。主要负责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家安全教育、禁毒和反邪教、信访稳定、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统筹做好平安创建、扫黑除恶、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等平安建设工作,组织协调流动人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开展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乡村道路、消防管理等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等市场监管属地责任;集中行使依法承担、授权或委托的各项行政执法权;协调、配合区级有关部门及派驻机构开展其他领域的联合执法;负责兵役、民兵、国防动员等人民武装工作;完善执法协调、公共法律服务、普法依法治理、网上网下联动化解网络舆情风险等机制,推动平安法治和社会治理工作落细落实。
5、民生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民政、教育、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劳动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物业管理、廉租住房保障等工作;负责落实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政策;负责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负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