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紫水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执法为重心,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握正确方向。党政班子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2次,组织职工夜校学习3次,周二集中办公会学习20余次,召开院坝会组织群众学习50余场次。对标对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任务分工清单》,进一步细化具体落实措施。二是建强体制机制,明确职能职责。成立紫水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统筹推动法治建设。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带头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配齐配强司法人员力量,全力保障司法所正常运行。
(二)围绕目标任务,深化工作落实。
一是服务经济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和规范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度。二是维护安全稳定。整合党员、代表、网格员、乡贤等力量组建基层调解队伍10支,调解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50余次,开展心理疏导200余人次。组织开展禁毒铲毒排查4次,聘用禁毒专职人员1名,加强2名涉毒人员管控。依法打击违法行为200余起。加强网络环境管控,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三是增进民生福祉。配齐配强10名法律顾问,对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医保、养老、扶幼等民生领域的法治需求提供免费司法援助。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受)理,快速办结。四是提高行政水平。公布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文件目录清单10余份,健全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程序,按要求落实备案审查工作。聘请李幼霖为紫水乡法律顾问,参与政府行政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深入治理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失信行为,提高政府行政公信力。五是深化体制改革。按照“三定”方案配齐配强综合行政执法办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力量,进一步明确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业务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彻底整治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突出问题。六是推进公正司法。监督指导司法所依法对6名在案人员开展社区矫正,确保相关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得到法律保护。七是深化普法教育。以“八五”普法为契机,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30余次,开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活动10余次,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20余次,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0个。实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深入推动“清单制”“积分制”实施,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坚持“四议两公开”,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推动有力。
一是强化力量保障。派出所配备在编民警7名、辅警2名,司法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综合行政执法办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配备专职行政执法人员10名,配备行政执法装备10余套。完善执法司法人员依法履职免予追责机制,做好容错纠错工作,落实执法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完善人身安全保护机制。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建立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协同联动机制,强化与区级部门执法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加大行政执法平台和执法监督平台应用力度,推动服务功能向村(社区)拓展,实现执法事项网上运行、监管信息网上可查。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推动普法宣传与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紧密融合。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基层法治专门队伍人才短缺、力量不足。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仍需提升,综合执法改革有待深化。三是推动“枫桥经验”在紫水创造性转化的思考和实践还不够。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一是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健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持续开展法治督查,优化法治建设绩效考核方法。二是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持续开展行政执法品质提升行动,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强化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水平。提升乡、村(社区)二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战化操作水平,深化网格化治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实现基层基础建设有新突破,助力平安法治紫水建设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四是持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层基础。高效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重点抓好宪法、民法典等学习宣传。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