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人民政府
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现将紫水乡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及市委、市政府《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主线,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情况
2020年,我乡以依法行政、规范行政为目标,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在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推进行政决策、坚持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法治思维和行政能力、组织保障等方面认真抓好法治建设,为促进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制定《紫水乡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细化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理清了我乡的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权责清单。今年,我乡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严格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各项工作纪律要求,全年未发生重大损失、重大安全事故和损害国家、公共和公民利益的行为。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情况
一是依法决策,严肃论证,确保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依规。严格遵守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乡决策出台前,必须征询乡法律顾问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见,确保政府各项决策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明确主体,强化联动,规范政府执法具体行为。在具体的行政执法实施中,我乡注重明确执法主体,不断加强与相关职能执法部门的工作沟通和联动。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完善政府法治建设。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清理和发布工作,坚持立、改、废并重。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情况
一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制度。防止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决策失误,对违反规定导致决策失误的,依法实行行政问责,追究行政过错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二是聘请重庆四方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我乡常年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中的作用。三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
一是行政许可。我乡全年申请办理农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0户,办理许可证12户,因选址占用基本农田、位于地灾点等原因不予办理许可证5户。二是行政处罚。我办全年实施行政处罚3例,其中简易程序0例,一般程序3例,共处罚款2040元。三是行政检查。全年,我办共出动600余人次实施行政检查766次,其中建筑安全检查60次,执法检查10次。对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执法检查50次;烟花爆竹经销商、加油站、九小场所等的安全实施行政检查172次;对紫水敬老院、龙茶敬老院等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实施安全检查32次;对酒厂、超市、液化气经销商、宾馆等实施安全检查50次;对农林水利、动物防疫、森林防火等方面实施安全检查156次;对农房建设、在建工程、耕地保护、地质灾害等方面实施检查80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检查130次;食品安全与特种设备安全检查32次;化粪池、路灯等市政设施安全检查26次。共发现安全隐患700条,已整改630条。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情况
一是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2020年召开人民代表大会1次,组织视察调研2次,交办意见建议共14条;二是组织人大代表对龙茶村、天元村深化脱贫攻坚公路建设项目、龙茶村通组通畅工程3条重点公路建设进行实地监督考察;三是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提高民生等相关建议组织专门研讨及跟踪督办,乡政府与人大代表实现沟通率和满意率100%。二是重视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积极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交流,根据人民法院的意见建议改善工作。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配合监察机关依法开展的监督工作、配合审计机关依法开展的监督工作,推动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在乡政府设立了举报箱,畅通监督渠道,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情况
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开州区《重庆市开州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文件,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制定以教育、疏导为主的工作思路,以解决重点疑难问题为突破口,落实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变上访为下访的预防措施,明确了重点案件领导包挂、乡、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依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2020年,我乡接待信访案件36件,办结率100%。三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统筹做好征地拆迁、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矛盾多发领域的矛盾纠纷。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成员下村入户时机,加大对家庭、邻里等方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切实把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当地,紫水司法所共接收各村居法律咨询20人次,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案件1件。四是持续做好“七五”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七五”普法工作纳入全乡工作总体布局。今年开展15场集中法治宣传活动,利用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广播等媒介平台进行多次普法。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情况
开展领导干部法治示范行动,坚持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年度考法、年终述法、进村讲法、带头守法“五法重点”。一是坚持会前学法。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党委会、行政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机关干部例会等会议,组织全乡干部学习《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宪法、民法典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二是坚持年度考法。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2020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组织领导和干部2名参加2020年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集中抽考和法庭庭审,考试成绩全部合格。三是坚持年终述法。结合年度述职测评工作,各部门和村居汇报个人学法守法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行政等内容。四是坚持进村讲法。以驻村工作队为单位,全体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危房整治、环境卫生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八)强化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情况
一是明确乡党委书记、乡长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乡内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二是落实法治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全力做好依法行政保障。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签订、重大行政执法以及制度建设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2020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治建设相关机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紫水乡依法治乡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研判会2次,统筹和整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项事务。结合区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安排和紫水工作实际,制定印发《紫水乡2020年全面依法治乡工作方案》,把法治政府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促进全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依法行政,让群众依法办事。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坚持把经过法律咨询、具有法律依据、完成合法性审查作为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聘请法律顾问,对重大项目、重要决策进行法律把关。二是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予以公开。三是畅通信访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着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群众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今年以来,我乡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23人次,参与纠纷调解6次。
(三)坚持法治宣传,让全民学法守法。一是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计划,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落实。二是利用宪法日、禁毒日、三月法治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与普法工作相互嵌入、深度融合。
三、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0年,我乡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工作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行政事务和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不够强,习惯于用行政思维或人治思维处理工作、解决问题。三是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进一步加强落实。
四、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是深入抓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开展“八五”普法,坚持以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村居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流动人口为重点,认真落实全民守法普法的相关文件和工作要求;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持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创新宣传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力争使全乡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三是着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进一步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不断深化建设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民主法治村(社区)“三治结合”建设达标率为100%。四是着力提升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执行决策制定法定程序,完善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五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六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各类监督作用,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加强审计监督中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七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加大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裁决工作力度,依法实施信访。八是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健全干部法治素养考察使用机制,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遵守执行宪法法律,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
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