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乡简介
紫水乡位于开州区西北部,东临和谦、敦好镇,西接高桥镇、麻柳乡,北临大进镇,是开州城区饮水源——鲤鱼塘水库核心区,素有“豆腐之乡”“大米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因辖区内独特的水、气、林资源和豆菜、中药材产业,紫水乡也是城区饮用水源地核心区、天然气资源丰储区、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保护区。幅员面积94平方公里,海拔460—1595米,耕地3.03万亩,森林9.45万亩。辖区行政村9个和农村社区1个,设村(居)民小组91个。全乡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8万人),已脱贫人口776户2707人,“三类对象”32户104人。辖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10个。卫生院1所,公办学校1所,有各类文艺队伍11支,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3万册。文物点14个。发展农家乐6家。紫水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精准施策助力乡村振兴。以“紫水豆腐”特色IP为核心,探索“四联四带三盘活”新模式,通过“联主体、联基地、联加工、联市场”方式,建强“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新型农业产业联合体4个;建立政府带服务、企业带订单、车间带就业、院所带技术机制,打造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4个;建好资源资产“一本账”,通过入股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集体资产、僵尸企业10余处;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契机,引导龙头企业、大户种植黄豆、辣椒、青菜头、桔梗等超万亩,打造“豆菜轮作”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建设“紫水豆腐”非遗主题研学基地,成功培育紫水豆干家庭作坊和合作社近10家。用力打造青龙农业、雅裕农业就业帮扶车间2个,带动务工就业58人。二是全域联动提质生态保护。聚焦“最重的责任使命是保护”,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抓好“联动”文章。打造鲤鱼塘饮用水源地保护宣教基地,宣传保护政策等30余场次;引导群众加入“守护绿水青山”志愿服务队60余人,清理垃圾等300余次;制发“一违两乱”线索举报暂行办法,处置乱扔生活垃圾等40余起,切实营造人人参与保护的浓厚氛围。抓好鲤鱼塘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5+2”全周期巡库,与区级部门支部结对共建常态巡库巡河;全力推动库周双玉村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项目,实施鲤鱼塘库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个,整治黑臭水体2处,实施卫生改厕248户,铺设污水收集管网4823千米,新建污水治理设施3座。三是深厚情怀增进民生福祉。倾情倾力解难题。新纳入低保、特困103人,动态办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71人,严格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救助等资金、津贴1500余万元。走访儿童700余人次,为大一新生、困境儿童等青少年申报福彩助学、雨露计划、公益助学等项目230余人近40万元。坚持需求导向,探索建立“兜底保障促安养、整合资源促康养、优化服务促乐养”服务,实施防滑垫、立体抓杆等适老化改造工程30余项。用心用情惠民生。以“渝邻有爱”志愿服务为抓手,开展健康体检、爱心理发、文艺演出等活动20余场次,惠及群体1000余人次。完成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7人次。2025年居民医保参保22260人。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规范运行王家坪自来水厂、社区养老食堂。连晴高温期间为群众送水60余人次。高质高效办实事。扎实办好乡情广场改建、豆菜产业提升等5件民生实事,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森林防火通道等37.8公里,巩固和修复人饮水工程13处、更换管道9000余米。有序落地5G基站、公共充电桩4个。四是极限思维守牢平安底线。防灾减灾扎实有效。全力应对“七下八上”连续降雨灾害,迅速组建“包片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巡逻小组10支,充分发挥基层智治平台在线调度等功能,科学研判转移避险200余人次,及时处置垮塌等30余处。全力迎战连晴高温,坚持“人防+物防+技防”模式,出动巡查专班、无人机50余轮,更新森林防火预警标识,严格落实扫码进入林区、十户联防等措施,及时处置智慧森林防火云平台火情3000余次,制止野外用火110余人次,未发生森林火灾火情。开展路检路查100余次,落实2个交通劝导站职能职责,全乡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办公地址: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紫水街154号
办公时间:9:00—12:00,14:00—18:00(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23—52468001
邮政编码:405421
政府网站:http://www.cqkz.gov.cn/qzfjz_238/hfjdbsc_82130/
(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强化经济发展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强化产业引导,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扶贫济困、法律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四)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镇和村容村貌管理。健全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公共安全职能。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生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保障机制,增强执法监督能力。
(一)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统筹调度、应急指挥的具体事务工作;负责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行的管理保障,平台接收事项的受理、分析、流转、处置、督办、反馈、考核等工作;负责基层网格建设和管理等工作;负责督查、考评、数字化建设等工作;负责文电、机要、保密、档案、政务公开、值班值守、印章管理、会务等工作;负责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二)党的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负责纪检、组织人事、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社会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机构编制、巡察、老干部、精神文明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负责人大工作,政协联络工作;负责群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负责家庭暴力预防、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
(三)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水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商务、旅游、经济社会统计、林业、招商引资、供销合作等工作;负责农村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市场主体培育、营商环境改善、区域协作等工作;承担移民搬迁安置有关后续工作,负责三峡后续项目及对口支援项目的策划、申报、组织实施、资金管理、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负责规划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政管理、农房建设管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地灾防治、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管理等工作;负责财政资金及代管资金的收支管理、财政预算、决算及财务报告;负责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惠农资金兑付、审计监督、内部控制、财政资金监督、绩效管理等工作;代理村(社区)会计账务;负责村(社区)财务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四)民生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民政、教育、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劳动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物业管理、廉租住房保障等工作;负责落实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政策;负责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负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五)平安法治办公室。主要负责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家安全教育、禁毒和反邪教、信访稳定、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统筹做好平安创建、扫黑除恶、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等平安建设工作,组织协调流动人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开展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乡村道路、消防管理等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等市场监管属地责任;集中行使依法承担、授权或委托的各项行政执法权;协调、配合区级有关部门及派驻机构开展其他领域的联合执法;负责兵役、民兵、国防动员等人民武装工作;完善执法协调、公共法律服务、普法依法治理、网上网下联动化解网络舆情风险等机制,推动平安法治和社会治理工作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