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镇三星村发展特色产业强村富民红了樱桃富了乡亲

阳春三月,数百辆私家车停靠在临江镇三星村村级公路旁,上千名游客走进樱桃园里,让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惊叹声、嬉闹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樱桃果大、品相好、甜度高,明年还来采摘。”来自开州城区的游客张丽拎着刚刚摘下的一篮子樱桃赞不绝口。
三星村连片种植的樱桃主要集中在5组,有400多亩,涉及100余户,每亩收入上万元。其中,种植5亩以上的大户有10余户。
“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樱桃,每户纯收入至少有2万元。”村民雷世康激动地说,他们依靠种植樱桃走上了发财路,全靠夏书记这个“引路人”。
雷世康口中的夏书记,就是三星村党支部书记夏开福。“其实我也没啥诀窍,就是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有财大家一起发。”夏开福轻描淡写的言语里,蕴藏着一位基层干部的利民本色。
2012年,夏开福参加临江镇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他与50多名村(社区)干部前往四川省汶川县,考察李子、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情况。
回来后,夏开福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开会,谈考察见闻、听村民意见、商发展之策。可习惯种粮的村民对此不感兴趣,夏开福大干一场的产业梦刚刚萌发,就被群众的“冷漠”浇灭。
单干,夏开福在无奈中找到出路。2013年春,他利用村民闲置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了40亩樱桃。
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盛产。2015年,物以稀为贵的樱桃,竟然卖到了每斤80元的“天价”。
村民“眼红”了,纷纷要回自己的闲置地。夏开福很大度,连地带树归还,还手把手向大家传授修枝整形、除草施肥、疏果保果等技术。与此同时,曾经犹豫的村民不再观望,在田地里都种上樱桃树。
“有矿泉水卖吗?”每到樱桃成熟季节,前来采摘的游客在享受美味和乐趣的同时,都感觉美中不足——渴了没水喝、饿了没饭吃。
眼尖的村民看到了商机,办起农家乐、建起餐饮店、开起小卖部……“樱桃成熟季,每天接待五六十桌客人。”这正是夏开福最愿意看到的场景,可樱桃的采摘期不过20天左右,短暂的热闹之后,村里又陷入了冷清之中。
村民喜欢热闹,因为热闹代表着游客多,游客多大家才有奔头。于是,夏开福又带领村民种上草莓、李子、梨子、柚子、柑橘,养上鱼、鸡鸭鹅、蜜蜂、牛羊,种上土豆、白菜、莴笋、萝卜等。
“我养了140多桶蜜蜂,年纯收入近10万元。”三星村“养蜂大王”赵洪炳刚取出蜂蜜,就被游客抢购一空。
“我们家的樱桃又大又红,想要的赶快下单哟。”三星村“网红”傅晓庆在樱桃园里、柑橘园里、养殖场里直播带货,将村民的土鸡蛋、腊肉、鲜果、牛羊肉变成了钞票。
如今,三星村有果园1200多亩、蔬菜560多亩,年出栏畜禽2万余头(只),年收入3000多万元。初春赏花、阳春采樱桃、盛夏尝李、秋季摘梨、冬季品橘……一年四季游人如织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特色产业鼓起了村民的腰包、映红了村民的笑脸。
“从樱桃园往东连通李子园,再往西绕过山头连接柑橘园,这样坡度不大,有利于机械和车辆进出果园。”夏开福与驻村干部胡玥穿行在果园里,研究产业路的走向。
“我们将争取项目和资金,扩宽村级路,完善产业路,建好灌溉设施,让村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谈及未来,夏开福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