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事|开州五通乡:黑山羊逆袭变“领头羊”

身边事|开州五通乡:黑山羊逆袭变“领头羊”
如今,开州区五通乡脱贫户谭生付的时间几乎都花在羊身上。几年的养殖沉淀,让他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
2023年12月30日,为帮助其他村民养殖黑山羊,谭生付在其中一户村民的圈舍里忙得团团转,时不时对羊群咕噜几句。问及一年来的收益,他没有直接作答,只是呵呵笑了起来。
“我以前是全村最穷的一户。”谭生付说,在外漂泊了几十年,回到家竟一无所有,连房子都是党和政府帮忙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谭生付脱贫出困,开州区五通乡以政策资金鼓励他养黑山羊,助其增收。之后,谭生付便一门心思搞养殖,现在已是村里的养羊大户,年存栏量超过50只,年收入超过5万元。
渐渐地,像谭生付一样靠养羊增收的村民越来越多,然而缺技术、少草料、无兽医等短板也开始显现。经过深入的调研和筹划,当地党委和政府决定以黑山羊为基础,规划打造富民产业,并制定了“1万头”的小目标。
在科学规划下,小产业逆袭变出大产业,散乱养殖的黑山羊渐渐成为利民增收的“领头羊”。
针对草料不足,当地重点推广“粮—大豆—草”三元种养模式,深度开发秸秆资源,充分利用饼粕、糠麸等多类副产物补充草料不足,实现黑山羊养殖饲草料多样化、生态绿色化。
为补足医疗技术短板,当地建立健全乡村防疫技术服务网络,实行“一村一指导员”,实现“村有防疫专员、户有技术指导员”,严格落实黑山羊“口蹄疫”“三联四防苗”免费防疫制度,建立黑山羊养殖、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用药用料等相关档案记录。
同时,当地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严格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现代畜牧业建设要求,组织专业队伍专项服务农户圈舍改造,所有羊舍选址、设计、粪污处理、防暑御寒、排风饮水等方面符合标准化技术规范。
就这样,五通乡采取品种、技术、销售、品牌、环保等“五统”举措,迅速带动黑山羊养殖扩规模、上品质。同时,开州区五通乡黑山羊养殖协会根据协议与养殖户结算分红,养殖户按供给销售总额的5%享受红利。
截至目前,五通乡发展家庭农场4个、专业合作社7个、养殖大户45户,年出栏量上万头、占全区出栏量的1/3,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