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雁归来 共筑脱贫路

春暖雁归来 共筑脱贫路
开州日报记者 李泉 文/图
(宁立在喂鸡)
山林里的土鸡互相追逐,农家乐里人来人往,游玩的儿童嘻嘻哈哈,笑声穿透山林,飘向远方……连日来,大德镇磨梁村8组的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游玩的客人。而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乡村旅游,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就是该村返乡创业村民宁立。
在外打拼多年仍然情系家乡
宁立是大德镇磨梁村8组村民。跟许多同龄人一样,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宁立19岁时就跟着乡亲们一道踏上南下的火车,加入了打工潮。
农村出来的宁立憨厚、诚实,干活认真,先后到过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打工。从最初的搬运工、机床工到后来从事建筑行业,宁立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个包工头。经过近30年的打拼,宁立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外漂泊的宁立对于家乡的思念却越来越浓。“一定要回家发展,只有家乡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自己才能实现梦想。”宁立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乡亲们都富裕起来,那才算真的富了。
2019年初,宁立放弃了在外发展的好机会,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决定回家乡发展。在大德镇党委政府和当地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宁立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决定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
磨梁村是市级贫困村,全村栽种有翠冠梨、玄胡等中药材以及珍珠枣油桃等。回到家乡的宁立决定流传200亩土地发展村里的特色产业。2019年3月,宁立投资1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重庆大隘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开办农家乐推出特色菜品
磨梁村最高海拔1000米以上,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晰,夏天凉爽,适合避暑。根据村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宁立在发展特色农业玄胡和珍珠枣油桃等产业的基础上,决定开办农家乐,以此吸引区内外的游客。
据大德镇磨梁村党支部书记彭晓林介绍,磨梁村距离城区只有30公里,行车40分钟就能够到达。磨梁村算是城区的后花园,在这里发展农家乐能够把贫困户们的绿色产品推销出去,给贫困户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宁立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农家山庄,承包了几口鱼塘,流转土地发展林下养鸡。
“土鸡是自己饲养的,鱼儿是自己喂的,蔬菜都是自己栽种的,前来农家乐的客人们吃的都是放心的绿色食品。”宁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
发展乡村旅游是宁立创业的重点。他深知,自己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开办农家乐等就是要发展乡村旅游,这样可以打开贫困户们的土特产销售渠道。
“在这里,夏天不用吹空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增添的游乐设施适合儿童和客人们游玩。”宁立告诉记者,在这里玩耍后,还能吃上本土的绿色佳肴,这对于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春天最具有吸引力。”宁立介绍道,春天是一个赏花的季节,在磨梁村以及附近九岭村的梨花盛开,游客们可以看到梨花和各类野花点缀在山坡和田野间,畅游其中,完全沉浸在花的海洋。
宁立说,每年二三月,春风送暖,梨花怒放。近看,一株株粉妆玉砌;远看,“雪”铺四野,香飘漫天。让人们体验车在花中行,人在“雪”中走的大自然美好风光。
农家山庄所处位置海拔1000米以上,这里植被茂密,山谷间白云缭绕,溪水潺潺,山花烂漫,百鸟争鸣,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气温也在20℃以下,游人在此可以尽情地在天然氧吧里避暑纳凉。
宁立告诉记者,现在有20多名贫困户和村民在基地打工,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贫困户发展鸡鸭鱼等传统种养业,同时能够鼓励大家都来发展特色农业,这样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农副产品销售,贫困户的腰包就会鼓起来。
“一方面,贫困户和村民可以在这里打工,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把产品销售出去赚钱。我的梦想就是通过乡村旅游带领村民们致富,让大家都真正的富裕起来。”离开时,宁立信心十足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