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学校美育工作自评报告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举措》以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美育工作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发展美育教育,建立健全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学校自查评估的基础上,开州区教育委员会对全区学校美育工作进行认真地、全方位自查评估,形成如下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9所,其中,普通小学74所、完全小学17所、普通初中37所、九年一贯制18所,完全高中9所、普通高中1所、中职学校2所,办幼儿园181所。全区中小学共计408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763个班、初中761个班、普通高中30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648个班、完全中学686个班、中职198个班,中小学在校学生共有184729名,全区共有美育教师1508名,其中专职美育教师633名,兼职美育教师875名。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
根据国家、市级新时代学校美育文件精神,区教委始终把学校美育工作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面落实,着力抓好学校美育教育的普及,打造学校美育教育的精品和特色,初步形成了“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学校美育教育大格局。
(二)加强组织领导
区教委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教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区教师进修学校艺术学科教研员为成员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教师进修学校组建美育研训室,常态开展美育教育的研究、指导和培训工作;成立区级艺术中心教研组6个、学校艺术教育教研组162个,加强对美育教学及活动的具体落实指导。学校内部成立美育工作小组,分管副校长牵头,落实专人负责具体事项,齐抓共管共推美育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实现学校美育工作“八确保八落实”,即:确保学校美育课程开齐开足到位落实;确保美育教师配齐配足到位落实;确保美育教师培训力度到位落实;确保学生每天参加美育活动的时间、质量和效果到位落实;确保学校美育场地、器材、设备设施配备到位落实;确保课外、校外美育培训到位落实;确保学校美育功能室开放使用到位落实;确保学校美育组织机构、发展规划健全落实。
(三)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多渠道补充。在招考引进政策上,倾斜美育人才数量,充实美育教师队伍。利用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富余教师转岗、全科教师认证、专兼职结合、外聘、支教走教等多种途径配齐配足美育教师,目前全区学校美育教师配备达标率为99.9%。二是 多形式培养提升。将美育教师培训纳入区域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美育教师培养机制,发挥“国培、市培、区培、片培、校培”五级培训体系作用,年培训美育教师1100余人次(县级以上培训619人次)。积极开展合唱、舞蹈、手工、戏曲、器乐等特色教学的美育教师培训,大力实施“美育教师储备工程”,组织开展全区美育教师优质课竞赛、基本功比赛、教学技能展示等活动,通过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大力推进“美育名师”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美育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美育骨干教师队伍,提高美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指导艺术活动的能力。学校结合实际,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着力培养适用型美育教师,持续开展新老教师“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和校内、校际常规教研活动,提高美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召开区级、片区美育工作推进会、研讨会、学科质量监测培训会、总结分析会,确保美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延续性。
(四)加强课程构建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程,保证开课率达到100%,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并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加强美育校本课程建设,对国家美育课程进行地域性补充和完善,增强国家美育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促使课程结构的完整和课程内涵的丰富,实现传统美育与现代美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学生美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发符合学生成长规律、适切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美育课程资源,体现社会需求、文化视野与中国特色等课程内涵,使之符合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个性化艺术风格的教学宗旨,建构中小幼相衔接一体化的美育课程体系,探索“基础知识、专项特长、核心素养”相融通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题培训以及区角活动跨片区教研,助力幼儿教师开好“趣味手工”“手绘贺卡”等美育类游戏课程;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戏曲、合唱、舞蹈、器乐、乡土美术(石头画、瓦片画、簸箕画、综合材料制作、泥塑、“变废为宝”)等校本课程的研发;各高完中积极开设中国名家名曲、名家名画赏析、影视文学欣赏、冰薄月饼制作、香绸扇制作过程探秘等课程,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十字绣”、手工制作等课程,促进学生融入社会;职业教育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美育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美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保证美育课程落实落地。
(五)丰富活动载体
开展美育活动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一是丰富美育活动内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组建合唱、舞蹈、戏曲、器乐、腰鼓、手工、绘画、书法等1056个校级艺术社团,充分发挥兴趣小组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提升、引领和带动作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二是创新美育活动形式。学校以社团活动、专题活动、实践活动为主线,规范活动的“计划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出勤落实”,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1-2项有益身心发展的艺术技能;学校固定形成“快乐星期X”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全员参与,打破年级界限,允许跨年级选修兴趣活动,采取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大课、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整合时间、整合师资等多种形式开展课程辅助活动,确保学生有时间参加、有项目训练、有教师指导。三是搭建美育活动平台。全区举办“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百姓舞台”“开州大舞台”专场活动、学生才艺大比拼,依托区级媒体涵养学生尚美品格;持续开展艺术活动月、艺术展演等系列年度活动,组织实施课堂器乐、校园集体舞、校园歌手赛等展评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高艺术修养;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六)盘活资源配置
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各校美育工作协同共进;深度实施“学区制”“集团办学”研训工作机制和中心校艺术教师落实村完小走教机制以及“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等项目,为农村和边远学校美育工作注入更多活力;聘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家长和乡村艺人兼任学校特色美育课程教师,参与美育教学,丰富美育资源;着力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及时为学校维修、更换或添置美育教育所需设备设施;积极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信息化进程,利用网络和录播教室、录播设备、“班班通”设备让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共享优质美育资源。
(七)汇聚各方合力
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区文联等部门单位合作,扎实开展戏曲、高雅艺术、民间艺术等“进校园”活动,常年惠及学生10万余人;与区文化馆合作,为城区16所小学的500余名留守儿童、20所农村小学的2000余名留守儿童免费提供艺术特长培训;与乡镇街道及村社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合作社、植物园等资源合作共建乡土美育基地,挖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引导学校师生创作乡土艺术作品;与区美协、区书协、区音协、区舞协等社会团体合作,邀请本土艺术家深入学校开展现场美育指导,帮助师生提升艺术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与高等院校、上级教科研机构、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合作,有计划地选派不同层次的美育教师参加高端美育培训、观摩学习,邀请国家、省市级川剧、京剧、书画艺术家到开州表演、培训授课,引领、指导区域学校美育活动建设,助推区域学校美育提档升位。学校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QQ群或微信群等平台和途径,督促家长对子女加强美育教育。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利用捐款捐物、免费提供美育教育资源等方式为学校美育工作贡献力量。
(八)落实经费保障
坚持把学校美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保障,随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并将学校的公用经费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学校美育工作,保障开展学生美育活动、发展特色项目、开发课程资源、及时补充和更新设施设备、教师培训、奖励先进及区级大型美育活动的经费,支持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美术团、戏曲团、书法社及器乐团建设等。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装配音乐、美术、综合等功能室,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作用。本年度各校艺术教育年度专项投入581.24万元,较上一年新增投入127.367万元,新增比例21.91%。
(九)健全考评机制
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区教委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组织开展全区学校美育学科质量监测,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课程开设、活动开展、教师配备、设施配置、文化建设等情况,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综合目标考核评价内容,占比15%,执行美育学科单独考核办法。同时,对学校美育特色凸显和在区级及以上艺术展演、竞赛活动中获得奖励的,在考核中另外单独加分,确保以点带面、百花齐放的局面。学校严格美育教师教学“六认真”检查,不定时对美育工作和艺术实践活动进行阶段性考核,科学导向,建立反馈机制,形成系列有据可查的档案与资料,纳入美育教师个人评优评先、评职晋级重要参考内容,推动全员更加重视。
三、美育成效
(一)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在课程、活动、氛围综合作用下,学生审美观念、道德情操进一步升华,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2023年中小学生艺术活动月获奖系列活动评选获奖8个,2023中小学音乐美术基本功展示获奖2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9个),开州区职教中心废铁再生工坊、实验中学绘画作品《展望》上报教育部参展分获一等奖。2023年全区艺术生高考本科升学率达到70%以上,不少学生被985、211等名牌大学录取。
(二)教师育人能力明显增强
广大教师自觉将党和国家对美育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积极学习、主动提高,美育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论水平提升整体进入快车道、加速期,催生壮大了优秀美育教师队伍。2023年,美育学科教师在市级专业竞赛或展览中获奖、入展、入选201人次;市级及以上各类学生艺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人次;区县级及以上美育专项课题3个、市教育学会重点课题5个;公开发表论文57篇,获市、区级论文奖300余人次。骨干教师发表省市级以上论文19篇。
(三)学校特色品位明显上档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总体要求,在学校办学思想统领下,形成相得益彰的美育特色和品位。全区学校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做到统一要求与学校特色、班级特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活动与社会联动相结合,尤其注重美育的基础性教学和对学生影响力研究,建立了以美育特色为主体支撑的校园特色文化,努力做到美育立体化,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美育的可利用资源,大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把各种艺术名人名言、名家作品赏析、师生优秀艺术作品等张贴在教室、走廊、楼梯、宣传栏的墙面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艺术知识,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提高艺术修养。各校以学生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为目标,助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项目建设走向深入,逐步形成以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社团、器乐团、啦啦操队等为主体的学生美育社团体系,以及以文明礼仪教育、书法、篆刻、川剧、开州古农耕文化寻源、临江香绸扇制作为代表的特色美育课程体系,办学特色和品位进一步凸显。2023年,全区已有12所学校被表彰为市、区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活动月、艺术节、才艺大赛等活动“优秀组织奖”“精神风貌奖”, 歇马小学等4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开展了区级第八批义务教育阶段艺术体育学校评审验收工作,共命名8所学校为区级艺体特色学校。职教中心“废铁重生工作坊”、汉丰八校“青瓦手绘工作坊”、中和中学“泥塑工作坊”、汉丰四校“民族舞”、郭家小学“校园集体舞”等成绩显著。
(四)美育教育影响明显扩大
全区学校美育教育取得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2023年,重庆电视台、《开州日报》、开州电视台、手机报等媒体对多名美育学科教师个人成长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20名美育学科教师在市、区级教师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上示范课,走进农村中学,走向主城学校;乡土美术教育研究成果已在市内外多个区县推广,获得一致好评;重庆主城区兄弟学校、云阳、万州等地的同行相继来开州交流美育教育。全区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在11月下旬成功举办,新华社、中国教师报、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华龙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此次艺术节作专题报道。
四、存在的困难和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区学校美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问题:部分农村学校美育教师流失严重、城乡搭配不均衡、因评职难度大而转岗等问题较突出。
改进措施:积极向人社、编办部门争取美育教师编制,补齐农村学校美育教师差口,增加美育人才引进力度,加大美育教师培训力度,强化专职美育教师督查力度,畅通美育教师生涯发展路径,充分考虑美育教师学科特点,落实美育教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对长期扎根农村并做出贡献的美育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等方面适当倾斜,激发美育教师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稳定美育教师队伍。
(二)美育教育内涵品质亟待提升
问题:美育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美育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需提高等问题。
改进措施:进一步挖掘美育课程人文内涵,提升美育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强化美育教育规范落实,推动美育课程辅助活动,丰富美育活动形式,创建美育特色学校,做实美育工作评估,加强美育工作督导考核,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三)美育教育协作推进亟待深化
问题:部分学校及家长对美育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动缓慢、成效不显著等问题。
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强化美育育人的观念和认识,从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推进美育教育,不断挖掘美育特色学校持续发展的后续能动力,整合各类美育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