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根据《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对照《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结合本年度工作实际对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法治保障。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由法规宣传科负责全区依法治教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全面指导各学校全覆盖建立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将学校落实法治教育工作情况纳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推进依法治校情况作为考核学校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二是夯实制度建设。以学校章程为核心扎实推进全区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指导公民办学校依法、规范编制章程,实现“一校一章程”,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章程建设和管理的监督考核。各学校通过单独或联合聘任法律顾问的形式,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学校重大决策拟定、法治教育宣传、校园伤害事故纠纷处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将法治副校长履职纳入整体工作规划,积极开展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施教育惩戒等各项工作,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实现有效联动,组建法治副校长动态人员库,实现校园法治辅导力量全覆盖。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39人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取得执法资格证。机关常年聘请2名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和风险研判。
(二)聚焦依法行政,推进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学习。落实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组织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坚持把例行学法作为干部师生政治学习、“三会一课”、教师工作例会等的重要内容。12147名教师参加网上法治知识学习与考试并实现参与率、合格率两个100%。组织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结合工作实际,从制定主体、公文种类、管理事项等方面,确定纳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标准和范围,明确规范性文件公文种类和事项类别。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具体的审核标准,重点审查规范性文件制定是否超越制定单位法定职权、是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等问题。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1件。三是有序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成涉及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84项执法事项划转至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领域执法事项划转工作,加快推进划转事项落实落地,健全“管执”协同机制,全面厘清教育行业监管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边界,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创新涉企执法监管方式。推广使用“执法+监督”应用,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活跃度,深化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
(三)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全面履职。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落实教育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施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一次办”,通过平台共招新生28342人,实现平台招生率98.2%。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1831人,认定通过1790人,落实教资定期注册,完成网报935人。完成149所民办幼儿园年检、143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复审、12所幼儿园等级晋升,注销16所民办幼儿园,取消14所民办幼儿园的普惠资格。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学生失学辍学动态“清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100%就近入学。国有资产盘活改革攻坚落地落实,盘活教育系统资产54处、资产价值4.52亿元。二是净化教育生态环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2024年共签收办理人大建议24件,政协提案36件,所有建议、提案均及时办结,办理答复率为100%。扎实做好“群腐”集中整治、巡视巡察、审计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制定《教育系统政府投资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管理中心经费管理的通知》等规章制度20项。推进校外培训监管和治理,全区现有139家学科类培训机构,注销2家,采取“常态巡查+专项督查”的方式,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分片、分级、分类巡查暗访及问题“回头看”,严防学科类培训反弹。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18人次,检查机构485所次,行政警告处罚3起,退还学生费用2万多元,没收非法所得2400元,校外培训乱象得到有效治理。三是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严格按照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受理、办理信访事项,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莎姐守未”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家庭监护不力、易受侵害特殊群体学生防性侵、防欺凌、防非正常死亡等监管,开展教育保护并动态管理。协同各相关部门及属地联合开展各类督查检查800余校次,督促整改食品、消防等安全隐患90余起,交通、溺水等周边环境问题180余处。妥善处理各类教育突发事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全力做好重大节点安保维稳工作。
(四)聚焦普法宣教,提升法治素养。一是认真落实法治进课堂。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确保法治教育课程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加大学科间渗透力度,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贯穿法治知识。开展第九届中小学法治教育精品课评选,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5名。二是务实开展普法教育。认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以“3·29”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4·15”国家安全日、开学第一课、“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常态化开展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宪法 讲宪法”“法治进校园”“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莎姐进校园”“模拟法庭”、法治征文、法治教育优质课等系列活动。区教委荣获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重庆市决赛优秀组织单位,团体奖二等奖,等级奖6个。联合区人民法院承办第二届重庆市“小公民”校园法治故事漫画大赛优秀作品展,评选区级优秀作品142幅,并成功登上央视新闻。三是扎实开展体验教育。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情景剧、法治讲座、法治漫画等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激发学生学法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法治素养。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指导开州区禁毒教育基地成功申报市级法治教育共享场馆。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能力。一是带头依法履责。区委教育工委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法治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全员参与。二是带头健全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健全法治政府建设领导机制,定期听取教育法治工作情况汇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三是带头学法用法。严格落实党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2次,有效带动机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是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性、深入性还不够,在学深悟透、见行见效、持续用力上还有待加强。二是行政执法建设有待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法律专业学习背景,法治意识和法律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案卷制作管理机制有待优化。三是法治副校长履职方式较为有限。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未切实纳入监督考核内容,目前法治副校长的履职方式主要在协助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大多是利用开学第一课、法治课、重点节假日等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常态机制和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25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我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按照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全面提升干部法治水平。发挥第一责任人“领头羊”作用,带领班子成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深化细化法治宣传教育方法,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切实提升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能力水平。二是逐步提升依法行政效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一线执法人员调查取证能力和各类文书的制作水平。三是创新法治副校长履职方式。健全法治副校长工作考评机制,发挥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能作用。紧密结合全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识学习规律,法治副校长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通过法院、检察院开放日、模拟法庭、庭审旁听等活动形式,帮助青少年增强法律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