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发展规划及
年度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2〕21号)精神及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切实解决好我区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区住房城乡建委牵头编制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发展规划,拟定了年度建设计划,现向社会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主要是汉丰、云枫、文峰、赵家街道等城区街道,规划期限为2022-2025年。
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要作用
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模式,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在城区安居乐业,优化住房租赁市场供应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三、人口及城镇化率预测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约120.3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60.85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约116.03万人,其中居住城镇人口约41.64万人。近十年开州区常住人口增长3.7%,年平均增长率为0.36%,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4.68%。预测到202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环湖城区聚集度不断提高,浦里新区承载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品质和体量能级大幅跃升,城区常住人口达124.7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四、总体布局及年度安排
(一)布局原则
1.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原则,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和存量房。
2.与上级规划相衔接,统筹协调住房用地供应布局,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计划。
3.统筹布局,分期实施。
(二)年度安排
引导多方参与,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存量闲置房屋及新供应建设用地等5类土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力争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达到3400套(间),努力满足和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前期(2022年-2023年)聚焦于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明确“十四五”建设项目计划,竣工分配一批存量项目,开工一批新建设项目,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600套(间)。
中期(2023年-2024年)相比前一阶段房源供给翻一番,开工项目翻一番,初步形成全区房源合理布局,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的企业数量初具规模,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00套(间)。
后期(2025年)全面实现“租得到、租得起、租得近、租得好、租得稳”,有效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带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助力稳房价得到有效落实,基本解决本区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问题,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间),并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进行优化补充。
五、实施保障措施
区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落实土地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执行民用水电气价格等支持政策,强化考核评价,加强监督管理,做好运营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我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