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34008646287L/2025-0001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社会福利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开州区民政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2-28 | [ 发布日期 ] | 2025-02-28 |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州府办发〔2019〕86号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2月11日
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专项工作要求,补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短板,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严、舒舒服服有品质,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10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为基础,以养老服务信息化全覆盖、监督管理全覆盖和普惠政策全覆盖为保障,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目标,确保到2022年全区每个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按照“街道、乡镇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建养老服务站,村建互助养老服务点”要求,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对接全市智慧养老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我区信息平台建设,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等普惠政策,优先满足高龄、失能、失独、特殊困难等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做到老年人在熟悉环境中生活、在亲情陪伴下养老。
二、目标任务
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全区所有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村互助养老服务点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建设。到2020年,全区7个街道、109个城镇社区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到2022年,全区33个乡镇、426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推行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或公建公助等运营方式,采取“中心带站、中心带点”的运营模式,增强运营能力,加大养老服务营运招商引资力度,使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到60%以上,城乡养老设施具备医养服务能力的比例达到100%。结合老年人需求,根据职能职责,加强行业管理,完善基础信息,强化责任监督,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积极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工作,确保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全覆盖、服务全覆盖、管理全覆盖、信息全覆盖和监督全覆盖,积极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三、规划布局
(一)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按照人均不低于0.2平方米的养老用地标准和“一街道(乡镇)一中心,一社区(村)一站(点)”要求,规划设置本辖区养老服务设施,尽量与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一体或邻近规划设置。原则上每个街道至少布局1个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布局1个养老服务站,老年人口较多的社区可布局多个养老服务站,老年人口较少的社区可与其他社区统筹布局1个养老服务站;每个乡镇布局1个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村布局1个互助养老服务点。
(二)统筹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镇乡街道要充分整合资源,全面清理辖区国有闲置资产,摸清辖区敬老院在规划区(内或外)分布情况,确定辖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利用国有闲置资产改扩建或引进社会资金新建。依托国有闲置资产进行改扩建,可按程序通过购置、租赁或收回国有闲置资产等方式,建设镇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依托集镇规划区内敬老院改扩建镇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要明确产权登记和法人资格登记;社会办养老机构要按规划选址建设或自主选择购置其他房产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
(三)推动养老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所有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村互助养老服务点都要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或升级,护理型床位达到规定标准,在起居、就餐、娱乐、休闲、运动等服务功能区,要配置或更新适老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各镇乡街道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养老服务设施未达标的城市老旧小区,大力推进设施设备适老化改造。
四、建设标准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及相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设施设备配置要适老化、智能化,要配备一定的室外活动场所,并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外观形象、统一功能风格、统一文化氛围。
(一)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1.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500平方米。
2.功能设置。应设置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人文关怀和运营管理等功能区域,其中托养护理区一般应设置20张以上养老服务床位。
3.职责定位。养老服务中心是以区域链块为服务单元,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人文关怀、健康体检、数据采集、信息资讯、紧急救助、居家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和家庭照护培训、养老需求评估等社会化服务的区域性综合体,原则上要整合运营辖区社区养老服务站,让社区居家老年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二)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1.建筑面积。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可与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改造提升一体建设,也可与乡镇卫生院一体化建设,或可利用社会资本建设。
2.功能设置。应设置托养护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区域,有条件的应设置2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
3.职责定位。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是以乡镇为服务单元,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在为特困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和失能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基础上,为辖区内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家政服务、托养护理、短期托养、长期照护、老年教育、家庭照护培训、养老需求评估等养老服务,为村级互助养老点培养助老员,组织开展老年活动和互助养老服务。
(三)社区养老服务站。
1.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0平方米(老年人口较少的社区不低于200平方米)。
2.功能设置。应设置助餐、康复、阅览、娱乐等功能区域,有条件的要设置日间照料床位。
3.职责定位。社区养老服务站要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原则上是以社区为基本服务单元,以承担政府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为主,以市场化服务为补充,为辖区内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紧急救助等便捷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四)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
1.建筑面积。主要依托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单独功能用房(至少1间);也可依托居民点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选择邻近合适的农户设点。
2.功能设置。应配置电脑、图书、娱乐等基本设施,有条件的也可设置养老床位。
3.职责定位。村级互助养老点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为主导,依托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培养的助老员专人负责为辖区内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年人建立信息台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供邻里互助、定期探访、人文关怀、亲情联络、健康体检、生活照料、志愿服务、紧急救援等养老关爱服务。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研究部署、督导推动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二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编办、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水利局、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商务委、区林业局、区医保局、区国资委、区金融服务中心、区政务管理办(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招商投资局、区扶贫办、团区委、区妇联、区群团服务中心、区消防救援支队、雪宝山管委会、浦里新区管委会、汉丰湖管委会、湖山文旅集团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落地落实。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各镇乡街道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主体的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列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打表推进,协调解决规划、选址、资金等重难点事项,每季度向区领导小组报送推进落实情况。区领导小组将强化考核督导,制定“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责任清单,每月督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相关工作,并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责任单位: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对利用辖区内国有集体闲置资产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可低偿或无偿使用;由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加快办理镇乡街道敬老院房屋产权手续;对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民政局共同认定为敬老院的养老机构,暂未取得房屋产权证实行公建民营的,可先行享受营运补贴;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和居家上门服务企业(组织)免征增值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水电气费用按照居民价执行,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物业管理费和房产税费给予适当财政补贴;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可同等享受相关税费优惠、创业补贴、投融资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入股、小额贷款、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镇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合理安排专项资金,将区留存福彩公益金的80%用于全覆盖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运营补贴和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制度。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10号)和《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开州府办发﹝2018﹞116号)文件执行建设、运营补贴。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对未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敬老院和五保家园)、老年人照顾计划(“三助”:助餐、助浴、助医;“三改”:农村敬老院热水供应系统升级改造、老年人房间标准化升级改造、公共洗浴间适老安全化升级改造)、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等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其提档升级和集中规划建设。三是建立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全覆盖项目建设,并积极争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养老服务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等国家专项支持资金,全方位保障镇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四是建立镇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试点制度。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优先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协议管理范围。(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国资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区商务委、区城管局、区税务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增强运营能力。一是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或公建公营等运营方式。支持镇乡街道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原则上所有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应由养老机构运营,实施“机构进社区、服务进家庭”全链条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机构养老服务技术优势。在城市,采取“中心带站”运营模式,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整合运营辖区所有社区养老服务站,或根据辐射范围,托管运营辖区内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在农村,采取“中心带点” 运营模式,由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输送服务到农村互助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运营方式,增强镇乡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能力。二是培育区域养老服务品牌。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服务效果好、示范作用明显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本土品牌企业,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能力,带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长效发展。三是大力推动招商引资,盘活养老服务资源。通过全面清理城区国有闲置资产,整合现有优质资源,推行“机构带中心+站+点”模式,进行项目包装后打包投放市场,引进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国资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区商务委、区城管局、区税务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元化服务。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提供人文关怀、健康体检、数据采集、信息资讯、紧急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定位,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养老服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老年教育、短期托养、长期照护、家庭照护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等社会化服务;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要提供特困老年人集中照护和失能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组织健康老年人定期开展文体活动;社区养老服务站要提供文体娱乐、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等服务;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要提供邻里互助、定期探访和亲情联络等居家养老关爱服务。二是创新服务业态,积极拓展支持“养老+”服务。探索开展“中央厨房+社区配送+集中就餐”助餐服务,支持开展集中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开展文化、娱乐、陪伴、精神慰藉等服务,鼓励开展老年教育服务,打造养老服务便捷生活圈。三是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建立完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制定上门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流程,明确服务内容。大力推行标准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特困失能老年人和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专项上门服务,主要为老人提供上门送餐、上门助医、安全护理、家务料理、卫生保洁、康复理疗、床铺整理、协助更衣、协助活动、出行陪同和紧急救援等服务。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和社会养老机构要健全上门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满足老年人现实需求。三是成立开州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增强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力量,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开展督查指导,加强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推动全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推动全区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养老,适时成立养老事务调处中心。四是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信用承诺制度,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成立区级养老服务协会,监测行业发展动态;鼓励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养老服务进行监督,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管理办、区消防救援支队,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推动智慧养老。对接全市智慧养老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区智慧养老大数据信息平台,鼓励支持大数据信息企业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推动跨业务应用融合、数据共享和协同服务,推广运用智慧养老紧急救援服务,开发应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地图”,促进养老服务要素良性互动,打造“一网覆盖、一体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慧生活圈,为城乡社区(村)尤其是偏远山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促进医养结合。一是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支持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一体或邻近规划设置。镇乡街道养老服务设施要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协议合作,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医养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促进机构服务与居家养老需求相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诊疗、体检和健康档案管理,对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签约医生和家庭病床等服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会办医院加强护理、康复能力建设、开设老年病区(床),构建医疗、康复、护理、康养等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支持有条件的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办(设置)诊所、护理院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提高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三是推动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报销。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病种多、病员流动性小、就医频次高等特点,将养老机构内设符合医保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协议管理范围,按规定报销医疗保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稳妥有序推进实施。(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七)培育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大中专职校为养老机构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机制,建立养老服务各类人员薪酬指导标准、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加快培养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保健、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人才,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服务人员和家庭照护人员开展进修培训,全面提升服务队伍素养。到2022年,完成500名以上管理人员、1500名以上一线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新增培养100名社会工作人才、积极引进高端职业经理,开展护工职业大赛,提升护工职业素养。二是探索建立养老岗位津贴制度。健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岗位设置标准和职业晋升渠道,对养老服务岗位缴纳社会保险给予财政补贴,稳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三是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作用。探索“时间银行”制度,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发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力量,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群团服务中心,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八)加强老年教育。加快发展老年人健康教育,积极推动老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依托区老年大学、区群团服务中心和拟建设的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在各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及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开办老年大学分校或建设老年人教育活动场所等,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文体、养生、医药、管理等养老教育服务,满足所有老年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责任部门:区教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群团服务中心,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九)营造宣传氛围。积极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宣传工作。一是广泛宣传新型集中养老、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逐步扭转广大老年人群体传统养老观念,推动传统养老向现代康养服务转变,大力倡导老年人健康消费、品质消费,提升养老服务市场影响力,增强养老服务市场吸引力。二是加强养老政策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积极宣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及老年人服务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全社会对养老服务的知晓度和关注度。三是精心组织敬老孝老助老主题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树立敬老爱老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敬老、为老、助老的浓厚氛围。(责任部门: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附件:1.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
2.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重点任务分解
3.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4.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2019年—2022 年
建设任务分解表
5.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设施建设规划表
附件1
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蒋牧宸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陈华东 区委常委
马文森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高显权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廖雪林 区委办公室主任
王小平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刘晓明 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应和 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陈圣福 区委编办主任
肖长航 区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谭 菲 区民政局局长
陈逢春 区发展改革委主任
刘兆平 区教委主任
侯大平 区经济信息委主任
刘沛明 区财政局局长
袁德华 区人力社保局局长
郑清术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
姜 勇 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周富康 区住房城乡建委主任
张 兵 区城管局局长
邱文军 区交通局局长
阳异泉 区水利局局长
扈月文 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刘小清 区商务委主任
张朝俊 区文化旅游委主任
李晓海 区卫生健康委主任
韦德东 区应急局局长
冉 平 区国资委主任
王家舜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李云飞 区扶贫办主任
吴远东 区医保局局长
肖仁海 区林业局局长
李启英 区招商投资局局长
胡晏铭 区政务管理办主任
石思平 区税务局局长
周维建 区消防救援支队队长
李晓军 区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冉 奇 团区委书记
雷晓玲 区妇联主席
杨毓红 区群团服务中心主任
邢继畴 雪宝山管委会主任
李宁川 浦里新区管委会主任
陈富民 汉丰湖管委会主任
龙 驹 湖山文旅集团董事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谭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重点任务分解
任务名称 |
主要内容 |
牵头部门 |
配合单位 |
1.机构设立 |
成立养老服务发展中心 |
区委编办 |
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 |
2.政策扶持 |
闲置国有资源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可低偿或无偿使用 |
区国资委 |
区财政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办理敬老院房屋产权手续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民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财政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
对符合条件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上门服务企业(组织)免征相关税费 |
区税务局 |
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 |
养老服务设施水电气费用执行居民价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民政局 | |
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享受创业补贴、投融资支持 |
区人力社保局 |
区财政局 | |
鼓励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入股、小额贷款、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
区财政局 |
区民政局 | |
完善运营补贴制度 |
区民政局 |
区财政局 | |
建立养老产业发展基金;争取全国各项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
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
区发展改革委 | |
建立镇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试点制度,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
区金融服务中心 |
区民政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
将符合条件的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协议管理范围 |
区医保局 |
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 | |
对未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敬老院和五保家园),对其提档升级。 |
区民政局 |
区财政局 | |
3.促进医养结合 |
支持养老服务中心与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一体或邻近设置;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康复能力建设、开设老年病区(床);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要对老人提供诊疗、体检和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对居家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等服务 |
区卫生健康委 |
区民政局、区医保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4.培育服务队伍 |
建立养老机构与大中专职校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机制;每年组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服务人员和家庭照护人员开展进修培训;建立养老服务各类人员薪酬;探索建立养老岗位津贴制度,健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岗位设置标准和职业晋升渠道,对养老服务岗位缴纳社会保险给予财政补贴指导标准、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培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200名,养老护理员500名,社工人才100名 |
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 |
区教委、区财政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5.提升服务质量 |
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
区民政局 |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鼓励支持大数据信息企业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 |
区民政局 |
区政务管理办(区大数据发展局) | |
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信用承诺制度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民政局,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
成立养老行业协会 |
区民政局 |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
6.健全考核机制 |
制定“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责任清单 |
区民政局 |
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附件3
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类 别 |
面 积 |
功能区设置 |
服务内容 |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
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 |
应设置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区、人文关怀区、托养护理区和运营管理区等功能区域,其中托养护理区应设置20张以上养老服务床位。 |
统筹辖区内社区养老服务站,整合资源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家政服务、托养护理、短期托养、长期照护、家庭照护培训、养老需求评估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
社区养老服务站 |
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老年人口较少的社区可降低至200平方米。 |
应设置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区,有条件的要设置日间休息床位。 |
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健康管理、数据采集、信息资讯等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紧急救助等便捷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
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
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可与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改造提升一体建设,也可与乡镇卫生院一体化建设,或可利用社会资本建设。 |
应设置休闲娱乐、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等功能区域,有条件的应设置20张护理型床位。 |
为辖区内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家政服务、托养护理、短期托养、长期照护、家庭照护培训、养老需求评估等养老服务,为村级互助养老点培养助老员,组织开展老年活动和互助养老服务。 |
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 |
主要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村级互助养老点,应单独配置一定面积的专用养老服务用房(至少1间);也可依托居民点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选择邻近合适的农户设点。 |
应配置电脑、图书、娱乐等基本设施,有条件的也可设置养老床位。 |
主要依托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培养的助老员,为辖区内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定期探访、人文关怀、亲情联络、健康体检、生活照料、志愿服务、紧急救援等养老关爱服务。 |
附件4
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2019年—2022年建设任务分解表
单位:个
乡镇 |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
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
社区养老服务站 |
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 | ||||||||||||
2019年 |
2020年 |
小计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小计 |
2019年 |
2020年 |
小计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小计 | |
合计 |
4 |
3 |
7 |
12 |
17 |
4 |
33 |
39 |
50 |
89 |
311 |
44 |
69 |
424 | ||
汉丰街道 |
1 |
1 |
7 |
2 |
9 |
2 |
2 | |||||||||
文峰街道 |
1 |
1 |
4 |
3 |
7 |
2 |
2 | |||||||||
云枫街道 |
1 |
1 |
6 |
6 |
||||||||||||
镇东街道 |
1 |
1 |
2 |
2 |
5 |
5 | ||||||||||
丰乐街道 |
1 |
1 |
1 |
1 |
5 |
5 | ||||||||||
白鹤街道 |
1 |
1 |
2 |
2 |
4 |
12 |
12 | |||||||||
赵家街道 |
1 |
1 |
2 |
1 |
3 |
20 |
20 | |||||||||
白桥镇 |
1 |
1 |
1 |
1 |
9 |
9 | ||||||||||
大德镇 |
1 |
1 |
1 |
1 |
12 |
12 | ||||||||||
大进镇 |
1 |
1 |
4 |
4 |
15 |
15 | ||||||||||
敦好镇 |
1 |
1 |
3 |
3 |
17 |
17 | ||||||||||
高桥镇 |
1 |
1 |
1 |
1 |
2 |
10 |
10 | |||||||||
关面乡 |
1 |
1 |
1 |
1 |
7 |
7 | ||||||||||
郭家镇 |
1 |
1 |
10 |
10 | ||||||||||||
和谦镇 |
1 |
1 |
1 |
1 |
6 |
6 | ||||||||||
河堰镇 |
1 |
1 |
3 |
3 |
6 |
1 |
5 |
12 | ||||||||
厚坝镇 |
1 |
1 |
1 |
1 |
7 |
7 | ||||||||||
金峰镇 |
1 |
1 |
1 |
1 |
6 |
6 | ||||||||||
九龙山镇 |
1 |
1 |
2 |
2 |
4 |
1 |
12 |
17 | ||||||||
临江镇 |
1 |
1 |
2 |
3 |
5 |
4 |
5 |
15 |
24 | |||||||
麻柳乡 |
1 |
1 |
2 |
2 |
11 |
11 | ||||||||||
满月镇 |
1 |
1 |
1 |
1 |
6 |
6 | ||||||||||
南门镇 |
1 |
1 |
1 |
1 |
21 |
21 | ||||||||||
南雅镇 |
1 |
1 |
1 |
1 |
10 |
10 | ||||||||||
渠口镇 |
1 |
1 |
1 |
1 |
9 |
9 | ||||||||||
三汇口乡 |
1 |
1 |
2 |
2 |
4 |
4 |
8 | |||||||||
谭家镇 |
1 |
1 |
8 |
8 | ||||||||||||
天和镇 |
1 |
1 |
1 |
1 |
4 |
5 |
9 | |||||||||
铁桥镇 |
1 |
1 |
3 |
3 |
15 |
15 | ||||||||||
温泉镇 |
1 |
1 |
3 |
3 |
10 |
10 | ||||||||||
巫山镇 |
1 |
1 |
2 |
2 |
11 |
11 | ||||||||||
五通乡 |
1 |
1 |
1 |
1 |
5 |
5 | ||||||||||
雪宝山镇 |
1 |
1 |
1 |
1 |
4 |
2 |
6 | |||||||||
义和镇 |
1 |
1 |
1 |
1 |
6 |
3 |
9 | |||||||||
岳溪镇 |
1 |
1 |
2 |
2 |
23 |
23 | ||||||||||
长沙镇 |
1 |
1 |
3 |
2 |
5 |
20 |
20 | |||||||||
镇安镇 |
1 |
1 |
2 |
2 |
7 |
7 | ||||||||||
中和镇 |
1 |
1 |
2 |
2 |
15 |
15 | ||||||||||
竹溪镇 |
1 |
1 |
14 |
14 | ||||||||||||
紫水乡 |
1 |
1 |
1 |
1 |
9 |
9 |
说明:1.建设任务数:(1)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拟建7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拟建33个。(2)社区养老服务站拟建89个:全区109个社区各建设1个,大进镇增加建设6个站(大进坝社区2个、新进社区2个、翠湖村1个、红旗村1个),共115个。目前已建成25个,大德镇福泉社区因无社区组织,暂不建站。(3)村养老服务互助服务点拟建424个:全区426个行政村,减除大进镇翠湖村1个、红旗村1个(2个村建社区服务站)。2.特殊情况:(1)五通乡因跳蹬水库项目建设,规划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兴五社区)、村养老服务服务点3个(田冲村、五通村和寨家村),暂计入2019年任务。(2)镇安镇双峰、丰盛社区需划拨土地新建,将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并建设,暂计入2020年任务。
附件5
开州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养老设施建设规划表
单位:个
序 号 |
乡镇 |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
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
社区养老服务站 |
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 | ||||||||||||||
依托敬老院 |
依托闲置 |
社会 |
征地 |
小计 |
依托 敬老院 |
依托 闲置资产 |
依托 |
依托文化 |
征地 |
小计 |
依托敬老院 |
依托闲置资产 |
社会 |
依托便民 服务中心 改扩建 |
征地 |
小计 |
依托便民 | ||
合计 |
3 |
1 |
3 |
7 |
21 (含关面五保家园) |
5 |
5 |
1 |
1 |
33 |
1 |
17 |
31 |
40 |
89 |
424 | |||
1 |
汉丰街道 |
1 |
1 |
9 |
9 |
2 | |||||||||||||
2 |
文峰街道 |
1 |
1 |
7 |
7 |
2 | |||||||||||||
3 |
云枫街道 |
1 |
1 |
5 |
1 |
6 |
|||||||||||||
4 |
镇东街道 |
1 |
1 |
1 |
1 |
2 |
5 | ||||||||||||
5 |
丰乐街道 |
1 |
1 |
1 |
1 |
5 | |||||||||||||
6 |
白鹤街道 |
1 |
1 |
4 |
4 |
12 | |||||||||||||
7 |
赵家街道 |
1 |
1 |
2 |
1 |
3 |
20 | ||||||||||||
8 |
白桥镇 |
1 |
1 |
1 |
1 |
9 | |||||||||||||
9 |
大德镇 |
1 |
1 |
1 |
1 |
12 | |||||||||||||
10 |
大进镇 |
1 |
1 |
4 |
4 |
15 | |||||||||||||
11 |
敦好镇 |
1 |
1 |
3 |
3 |
17 | |||||||||||||
12 |
高桥镇 |
1 |
1 |
1 |
1 |
2 |
10 | ||||||||||||
13 |
关面乡 |
1 (五保家园) |
1 |
1 |
1 |
7 | |||||||||||||
14 |
郭家镇 |
1 |
1 |
10 | |||||||||||||||
15 |
和谦镇 |
1 |
1 |
1 |
1 |
6 | |||||||||||||
16 |
河堰镇 |
1 |
1 |
3 |
3 |
12 | |||||||||||||
17 |
厚坝镇 |
1 |
1 |
1 |
1 |
7 | |||||||||||||
18 |
金峰镇 |
1 |
1 |
1 |
1 |
6 | |||||||||||||
19 |
九龙山镇 |
1 |
1 |
2 |
2 |
17 | |||||||||||||
20 |
临江镇 |
1 |
1 |
1 |
1 |
3 |
5 |
24 | |||||||||||
21 |
麻柳乡 |
1 |
1 |
2 |
2 |
11 | |||||||||||||
22 |
满月镇 |
1 |
1 |
1 |
1 |
6 | |||||||||||||
23 |
南门镇 |
1 |
1 |
1 |
1 |
21 | |||||||||||||
24 |
南雅镇 |
1 |
1 |
1 |
1 |
10 | |||||||||||||
25 |
渠口镇 |
1 |
1 |
1 |
1 |
9 | |||||||||||||
26 |
三汇口乡 |
1 |
1 |
2 |
2 |
8 | |||||||||||||
27 |
谭家镇 |
1 |
1 |
8 | |||||||||||||||
28 |
天和镇 |
1 |
1 |
1 |
1 |
9 | |||||||||||||
29 |
铁桥镇 |
1 |
1 |
3 |
3 |
15 | |||||||||||||
30 |
温泉镇 |
1 |
1 |
2 |
1 |
3 |
10 | ||||||||||||
31 |
巫山镇 |
1 |
1 |
1 |
1 |
2 |
11 | ||||||||||||
32 |
五通乡 |
1 |
1 |
1 |
1 |
5 | |||||||||||||
33 |
雪宝山镇 |
1 |
1 |
1 |
1 |
6 | |||||||||||||
34 |
义和镇 |
1 |
1 |
1 |
1 |
9 | |||||||||||||
35 |
岳溪镇 |
1 |
1 |
2 |
2 |
23 | |||||||||||||
36 |
长沙镇 |
1 |
1 |
2 |
3 |
5 |
20 | ||||||||||||
37 |
镇安镇 |
1 |
1 |
2 |
2 |
7 | |||||||||||||
38 |
中和镇 |
1 |
1 |
2 |
2 |
15 | |||||||||||||
39 |
竹溪镇 |
1 |
1 |
14 | |||||||||||||||
40 |
紫水乡 |
1 |
1 |
1 |
1 |
9 |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监委,
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2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