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生态影响减缓对策及措施
生态保护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适度开发、环境敏感区避让”原则,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生态活动。
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及措施
控制开发建设时序,合理设计废水处理方式,合理规划布局管网、泵站、污水处理设施等。因地制宜选用废水处理方式和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应满足区域在最大游客承载量情况下的污水处理需求。
大气环境影响污染减缓对策及措施
(1)鼓励清洁能源
完善规划区内的电力和燃气供给系统,规划区内鼓励使用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生活能源,禁止燃煤。
(2)控制餐饮油烟
餐饮企业的厨房应设置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达标排放,禁止油烟直接排放。同时合理设置餐饮油烟排放口和朝向,并对可能引进餐饮项目的建筑物,预留可接至楼顶的排气烟道。
(3)治理恶臭气体
公共厕所的建设要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并加强对公厕的管理,保证厕所外观整洁,内部干燥、干净,无异味。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的垃圾应及时、定期清运,减少暂存时间,并定期对收集点灭蝇、灭鼠、清洁。
(4)减少交通废气
鼓励在规划区内通过步行或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观光游览,尽量减少私家车自驾于各观光要道;优化停车场的布局,尽可能避开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并在停车场周边设置绿化带。
声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及措施
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如抽排系统风机、空调外机)的管理,所有通风、抽风及空调设备均选用低噪声产品,风机全部安装消声器,同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使其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相应标准。限制大规模的游乐等活动的举办,禁止使用大功率的扩音喇叭和其他高音响器材。
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及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控制。
加强规划区内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排污管网、垃圾转运站及收集点等区域的硬化、防渗处理,可有效防止污染物下渗导致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发生。
固体废物影响减缓对策及措施
规划区内生活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加强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游人密集区域以及道路沿线设置警示牌,杜绝游客随意丢弃垃圾,减缓垃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具体措施见附件《重庆•开州汉丰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2024-2035)》公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