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第105号建议
的复函
韦湘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地灾点区域群众迁建新建房屋土地审批难的建议》(第105号)收悉。经(与区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宅基地用地保障。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在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各类红线不突破的前提下,合理布局村庄建设用地,适度引导村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房建设规划保障。二是优化简化用地审批要件,仅收取宅基地四至坐标、分类面积和地灾简易踏勘表。三是审批过程中主动服务,组建专班,加强培训,重点做好永农、生态红线等底线、地质灾害简易评估等情况的技术指导;对符合农转用条件的,固化时间、流程,第一时间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报区政府审批。四是积极争取技术支撑和财政保障,将农房报批报建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截至2024年底,区财政共计保障资金1089万元,其中宅基地审批占用耕地11.1688公顷和水田2.8611公顷,已全部由区政府统一安排耕地指标落实占补平衡,约1035万元;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将农房勘界工作委托给区属国有单位,解决农户宅基地测绘问题,约54万元。五是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差异化管控,保障原住居民合理住宅用地。原居民住宅用地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选址确实难以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的,在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前提下,可由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论证,通过后可按不超过原建设规模和宅基地用地标准进行易地迁建。六是鼓励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等方式,促进零星破碎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适度集聚,引导程序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优先满足农村新居、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乡村产业发展等用地需要。
二、加强宅基地规划建设管理。一是强化设计服务,因地制宜编制农房建设图集并持续更新,免费供村民建房选用,并做好设计指导跟踪服务。二是加强工匠培训和管理,建立全区合格的乡村建设工匠名录,供村民建房选择。三是推动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建立有资质且有意愿服务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名录,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名录,供村民建房选择。四是建立日常巡查制度,落实施工过程“五到场”要求(即选址踏勘到场、定点放线到场、基坑基槽验收到场、分层承重构件完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对“五到场”落实情况开展抽查。五是做好农村房屋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指导服务工作。
下一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管理。一是每年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业务培训,提升乡镇(街道)报批人员、相关科室人员业务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完善申请材料,规范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加强部门会商、乡镇(街道)联动,落实审批责任、提高审批质效。三是进一步督促勘界单位加快工作节奏,缩短勘界时间。四是探索农用地转用与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同步办理,在落实占补平衡前提下,核发许可同步完善农用地转用手续。
此复函已经向世权局长审核,廖雪林常委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