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基层政务公开 >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 ] 11500234MB18610055/2025-0195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开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8-25 [ 发布日期 ] 2025-08-25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88号提案的 复函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次会议088号提案的

复函

刘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一批“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建议》(提案第088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总体部署,积极响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关于15分钟生活圈规划实施指导意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着力增强民生服务能力的总体要求,我局已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正式启动开州区“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当前,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已形成初步成果。

一、规划初步成果主要内容

规划编制单位在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基础上,形成了以下主要成果内容:

(一)摸清底图底数与问题诉求。全方位识别和挖掘生活服务圈资源特色,摸清生活圈各类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情况,科学识别闲置、低效、存量等潜力空间,形成空间工作底图。结合城市体检等,开展生活服务圈现状评价,摸清民众迫切需求。

(二)科学划定生活圈。以街镇行政管理边界为基础,结合社区、开发区、产业园区、规划单元、街区等边界,兼顾功能关联性和项目完整性划分生活圈,确保居民使用生活圈内服务要素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初步构建一圈多能体系。建立“15分钟-5分钟双圈层差异化服务框架。15分钟圈层统筹配置就业、医疗、教育、文体等复合功能,实现生活圈即功能圈的空间融合;依托社区中心、绿地广场等载体,串联生活服务、通勤休闲等设施网络。5分钟圈层聚焦一老一小及日常高频需求,优先布局社区食堂、托育点、健康驿站等家门口服务节点;结合小微空间、闲置用房等潜力资源,灵活嵌入便民商业、口袋公园等小而精设施。

(四)初步形成规划一张图与项目清单。综合生活圈服务要素增补、提升需求,对标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能力提升要求,衔接城市更新、现代社区建设以及小微空间改造等工作,统筹利用存量空间资源,分系统制定发展策略,提出各类服务要素规划布局方案,初步形成了全区生活圈规划一张图框架,并梳理出部分当期可实施的项目意向清单,突出资源盘活、精准配置和地方特色。

二、下步工作打算

基于当前形成的初步成果,下一步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深化完善规划成果。对初步成果进行深化、细化和优化,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完善规划一张图的精准落位,细化各类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空间布局和实施路径。进一步加强与发改、住建、民政、教育、卫健、商务、文旅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吸纳各专项规划要求和部门意见,确保生活圈规划与各领域专项工作有效衔接、形成合力。按程序开展规划公示和公众意见征询工作,广泛听取街道、社区、居民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使规划更贴近民生实际需求。

(二)强化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在完善规划一张图的基础上,聚焦近期可实施性,制定详实的分期、分片实施项目库和年度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资金来源和时序安排。优先推进试点区域和民众反映强烈的短板项目。

(三)加强政策与资源统筹。推动将“15分钟生活圈建设项目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提升、土地出让等重点工作计划和资金盘子。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的用地、资金、审批等政策保障机制,有效盘活利用闲置低效空间资源。

(四)建立动态评估与更新机制。推动建立生活圈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根据城市发展、人口变化和居民需求反馈,及时优化调整规划布局和实施项目,确保持续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要。

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向世权审核,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廖雪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7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