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秋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建议》(提案第87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房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所,是乡村风貌的核心载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房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也暴露出规划滞后、风貌失控、用地粗放等问题。规范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农房建设从“粗放无序”向“规范有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你的建议内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并力争尽快见效。
一、坚持规划引领,构建科学建设框架
一是统筹全区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指导约束作用,在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村庄分类成果(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等),对自然收缩类村庄通过土地复垦、地灾搬迁等政策腾退零星宅基地;对重点规划类村庄,布局集中居民点,推动零散宅基地向中心聚居点集中;二是持续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更新维护,2024年以来,重点挖掘巴渝传统村落文化特色,完成96个村庄规划编制,形成“一村一策”规划方案。保障温泉镇东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麒龙村集中居民点等22个项目用地,为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的建议,持续完善全区村庄规划的动态评估机制,充分衔接巴渝和美乡村塑造行动,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与生态魅力的和美乡村为目标,编制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村庄规划。以村庄规划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农房选址管控细则,明确农房建设的选址原则、布局要求与风貌管控标准,为农村住宅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支撑。
二、创新审批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根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村民住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渝规资发〔2024〕8号)和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主动介入前期工作规范高效做好建设项目空间和资源要素保障工作的通知》(渝规资发〔2024〕72号)等文件精神,2024年我区共完成4724户农房乡村规划许可办理,进一步优化现有审批流程,探索在落实占补平衡前提下,核发许可同步完善农用地转用手续,进一步压缩报批审查时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的建议,在农房建设审批工作中,持续优化健全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依法履职履责,加强规划布局、宅基地管理等指导,建立区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农村村民住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办理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农房规划许可线上审批机制,指导乡镇运用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办理规划许可,进一步优化申请材料,规范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
三、强化风貌管控,推动试点村建设
区住房城乡建委结合开州地域特色编制的《开州区农村房屋建设设计图集》,以“生态宜居、以人为本、突出特色”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提炼“开州民居”建筑要素,推出6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150平方米4类基础户型及四合院特色方案,形成14套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的农房建设方案,为农村住宅建设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同时加强了农房建筑风貌的管控引导。通过三师下乡、支部共建等活动,多渠道开展农村建房政策宣讲、农房图集展示,为农村村民规范建房行为,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区农业农村委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房规范建设管理、场镇改造提升、五清理一活动”作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工作重点和要求,区、镇两级同步开展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每年创建一批市、区级示范镇、示范村、示范院落,形成以“一环三带”为主轴,以示范镇为节点、以示范村为支撑,深入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镇3个、示范村20个、示范院落100个;到2027年,全区创建10个示范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示范院落。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的建议,尝试将农房图集使用与宅基地审批挂钩,在重点乡镇试点“审批绿色通道”,采用图集方案的农房缩短审批周期,进一步优化农村风貌。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小组团+微田园”模式,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已规划集中居民点的村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探索“以租代建”模式,由企业出资改造闲置农房,村民以房屋使用权入股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空间再造激活了乡村产业动能,为三峡库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开州样本”。
四、完善配套设施,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乡村公共设施分散、服务半径不足等问题,保障11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用地,许可大慈、花林等7个撤乡并镇居民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跳蹬水库、满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覆盖15个乡镇,打造三峡库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样板;二是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以“空间重构+功能复合”推动产居深度联动,打造“家门口就业圈”,在新坝、云凤等5个村建设工坊,引进木材、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实现“务农+务工”双收入。培育“农文旅融合带”,依托马扎营高山营地等项目,开展生态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子”。三是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为主线,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重点,以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为载体,用好用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2024年衔接资金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区和美乡村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的建议,以强化村级用地统筹调剂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针对乡村特色产业、新兴业态的发展需求,实施精准化的用地供给政策,确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用地等得到合理保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衷心感谢你对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向世权审核,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廖雪林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你们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