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基层政务公开 >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 ] 11500234MB18610055/2024-0034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开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4-09-04 [ 发布日期 ] 2024-09-04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98号提案 的复函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98号提案

的复函

                    开州规资函〔2024178

何仁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州区自然灾害防治的建议》(提案第198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开州区地质灾害概况

开州区地处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属于库尾地带),幅员面积3963平方公里。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起伏大,沟谷切割强烈,雨量充沛(开州区为重庆市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

从点上来看,截至目前,全区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36处(其中滑坡494处、危岩41处、泥石流1处),威胁1512059735人,地质灾害严重程度在全市排名靠前(排名第6)。从面上来看,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约888.1平方公里,占比22.4%;中易发区面积约1723.1平方公里,占比约43.5%;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面积约1351.8平方公里,占比约34.1%。中高易发区面积占全区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相对较高,风险形势相对严峻。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优化风险管控机制。点上,优化配齐542名群测群防员、40名乡镇(街道)地灾管理员、18名驻守地质工程师,严防死守已查明的536处地灾隐患点。线上,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政府对公路、河道等线状空间隐患,落实责任和措施。面上,建立地防员工作制度,印发《开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员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地防员、村社干部、地灾联防队等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对地灾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全力管控。多措并举,切实形成地质灾害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格局,降低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占比。二是落实技术会商机制。定期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技术会商,分析防治形势,制订年度防治方案。不定期开展地质灾害汛中技术会商和灾险情处置会商,分析研判灾险情发展趋势,提出防范处置措施。三是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成立地质灾害专项工作督查指导组8个,分片联系镇乡街道,传达贯彻落实各级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要求及工作部署,督促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相关防范工作。

(二)全面夯实防治基础。一是压实防治责任。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自然资源牵头、地勘支撑、部门协作、基层组织、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共同防治责任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履职尽责,守护地质灾害安全。二是细化工作措施。按照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全年灾害趋势预测,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清单,印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防灾减灾)宣传培训、避险演练方案》等重要文件,使全年地质灾害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三是深入隐患排查。在做好日常三查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四重网格员、地防员等作用,通过人工排查和遥感识别等技术措施,逐点逐区对地质灾害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进一步摸清底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快速落实管控措施。2023年落实区级资金600余万元,对排查出的85处风险隐患实施排危除险,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完善监测预警工程建设。536处隐患点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核实更新,确保人防通道顺畅。对3941套智能化监测设备逐一进行了检查维护,确保技防设备正常。对三峡库区7个后续规划专业监测预警项目监测设备迭代更新,进一步提升专业监测预警精度。五是优化应急预案。按照地灾详查成果精准分区,以乡镇为单元优化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防御紧急避险转移撤离预案,核查精准撤离人员名单,明确避险转移细节,切实做到一镇一策全覆盖。

(三)多措提升避险技能。一是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培训避险演练方案》,组织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培训会,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深入隐患点现场、社区、院坝等场所对2万余人进行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开展应急避险演练500余次,切实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参与区人民政府、京昆高速铁路西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开州区2023年事故灾害现场救援综合应急演练。实现自然灾害事故救援工作的政企联动、军地联动、专群联动目标。

(四)全力推进专项行动。一是实施危岩排危除险专项行动。编制《开州区危岩(崩塌)隐患排危除险处置实施方案》,落实市级补助资金34万元对大德镇江东村9组桅杆屋后危岩等4处危岩实施排危降险整治;落实区级补助资金400余万元对56处危岩崩塌隐患实施排危除险,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实施避险搬迁专项行动。2023年争取市级资金1680万元,对1120人实施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使群众彻底远离地质灾害威胁。三是开展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专项行动。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成立开州区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专班,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自然资源牵头、地勘支撑、部门协作的共同防治责任机制,统筹推进开州区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守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安全。完成小江支流开州段长约16.11公里消落区岩体劣化专项调查,为长江沿岸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争取上级资金500余万元,完成7处三峡库区后续规划专业监测项目设备的迭代更新,进一步提升专业监测预警精度。争取上级资金1200余万元,开展全区1071.33平方公里高和极高风险区的1:1万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全面摸清地质灾害隐患及地质灾害风险底数。及时开展白鹤街道合山危岩治理工程的调(勘)查设计工作, 2024年启动实施工程治理。四是积极开展地灾隐患销号。经乡镇街道申请、技术支撑单位现场调查核实、专家评审、区政府审批,对麻柳乡初级中学危岩等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了销号,指导相关乡镇(街道)做好监测资料归档、后期管控等后续工作。五是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地灾安全督导。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驻守地质工程师深入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巡查,对工程建设活动形成的地灾风险隐患开展督导,确保整改落实,消除安全隐患。六是加强地灾危险性评估管理。全年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报告汇交45个,按规定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区级自查、市级抽查,并督促业主落实危险性评估提出的防治措施。加强农村居民宅基地建房选址地质灾害现状踏勘,为29个乡镇街道出具评估意见644余份,从源头上避免群众受地灾威胁,降低安全风险。

(五)持续强化应急管理。一是创新建成监测预警小喇叭投资830万元,在已查明隐患点现场,安装完成预警避险应急小喇叭”555个,涵盖地质灾害隐患点532处,建成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气象局等5个横向控制平台,实现短信、手机APP、一键应急、平台发布、定时发布等多渠道预警发布方式,确保在任何形势下都可以快速有效发布信息、叫应一线末端受威胁群众,打通了气象风险预警叫应直达末端最后一公里屏障,实现小项目、大安全,小喇叭、大民生,小平台、大福流的作用。二是动态预警到位。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要求,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强化信息同步共享,科学研判地灾风险,实时作出预警响应,多频率发布预警信息6万余条次,多渠道叫应受地灾威胁的群众住户,做到预警及时,叫应有效。三是撤离避险到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紧急避险撤离预案(一乡镇一方案),科学划定撤离范围,精准把控撤离时间,指导镇乡街道主动撤离受威胁人员2300余人,撤离时做到尽转、早转、快速转,管控时做到不安全、不返回四是应急处置到位。灾险情发生时,按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做到反应灵、处置快、措施准。通过实时会商调度、提前预警发布、技术力量现场指导等有力措施,2023年有效应对8轮强降雨天气过程,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75起,成功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六)积极推进增资立项。一是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了和谦镇文圣桥滑坡等8处市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勘查、设计、概算审查等前期工作。主动协调、积极争取,将麻柳乡双河口危岩等3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纳入市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储备库。二是积极申报国债资金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我区积极申报2024年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国债资金项目。上级下达开州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共涉及19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1184344人,下达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5处、排危除险项目2处,下达45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台站建设项目,下达开州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建设项目1个,共争取资金国债资金2.402亿元。三是持续推动地灾项目工程治理。有序推进已完工的28个三峡后续规划工程治理项目验收、结(决)算工作。完成10个已完工市级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治理项目的竣工验收和结(决)算工作。实施完成大进镇龙嘴庙危岩、三汇口乡大石社区集中安置点屋后不稳定斜坡两个区级地质灾害项目的应急抢险治理。

(七)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一是开展地灾防治新技术研究。区地环站与重庆南江地质队深入合作,将无人机摄影技术与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技术相结合,开展无人机摄影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早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积极探索在技术人员难以到达现场开展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及时采集地质灾害基本数据,对地质灾害的几何特征、成因机制、失稳模式、稳定性及危害性等关键信息进行识别和评估,实现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研发运用开州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系统APP研发完成后,于20231月投入试用,8月正式上线使用。试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和程序漏洞,并组织各乡镇管理员和驻守地质工程师对软件使用进行详细的技术培训。利用该系统APP实现了灾险情上报、技术力量现场核查、处置方案下发、处置过程管控、项目验收归档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智能化管理,使地质灾害灾险情处置科学、及时、有效。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目标,以党建统揽全局、以党建促业务,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进一步抓好责任落实、抓好巡查排查、抓好监测预警、抓好临灾熔断、抓好应急处置、抓好综合防治,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由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向世权局长审核,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廖雪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81

            (联系人:向以刚;联系电话:15310725333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