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行政许可 >办理结果

[ 索引号 ] 1150023473980885X8/2023-0002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水利、水务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开州区水利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12-05 [ 发布日期 ] 2023-02-06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关于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

关于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

工程初步设计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站

你单位报送的《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及有关资料收悉。结合区水利局组织专家对该工程的初步设计评审意见(详见附件)和修改完善后的初步设计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经研究,现对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一、工程位置及任务

本工程位于开州区铁桥镇,综合治理河道长度3.1km;上游段起点为金水桥,终点为加油站;下游段起点为铁索桥,终点为叫花桥。本工程的建设任务为以防洪护岸为主,兼有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等综合任务

二、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上游段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3km,新建护岸工程1.24km(左岸),河道疏浚0.97km,新设人行步道0.92km(左岸),下河梯道4座(左岸),新建排水管涵4座;下游段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8km,新建护岸工程1.83km(左岸0.67km,右岸1.16km),河道疏浚1.78km,新设人行步道1.83km(左岸0.67km,右岸1.16km),下河梯道10座(左岸4座,右岸6座)。

三、工程防洪标准及建筑物级别

同意本工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护岸工程采用10年一遇设计标准,穿堤涵洞采用20年一遇设计标准,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四、工期

基本同意建设总工期为10个月。

五、工程投资

2022年《渝东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第6价格水平,工程设计静态总投资为3446.87万元,工程具体投资以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概算批复”为准。

六、其他要求

(一)本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建设管理工作由你单位负责,及时完善相关手续,及时开工,并自工程开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备案。

(二)请你单位按照审查意见要求和批复的设计文件、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工程动工前,按规定完成相关专项报价审批,并向开州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安全属地监管备案,并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单项工程安全施工进行监督实施;认真做好征地补偿、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抓紧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三)本行政许可决定有效期为两年,自签发之日起计算。期满后,若该工程未开工建设,本许可决定自行失效。


附件: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专家审查意见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

2022125



附件

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本工程位于开州区铁桥镇,综合治理河道长度3.1km;上游段起点为金水桥,终点为加油站;下游段起点为铁索桥,终点为叫花桥。本工程的建设任务为以防洪护岸为主,兼有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等综合任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上游段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3km,新建护岸工程1.24km(左岸),河道疏浚0.97km,新设人行步道0.92km(左岸),下河梯道4座(左岸),新建排水管涵4座;下游段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8km,新建护岸工程1.83km(左岸0.67km,右岸1.16km),河道疏浚1.78km,新设人行步道1.83km(左岸0.67km,右岸1.16km),下河梯道10座(左岸4座,右岸6座)。

20221014下午,开州区水利局在局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开州区南河铁桥镇玉河村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专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开州区水利局、开州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站(以下简称项目法人)、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等单位的代表以及特邀专家。会议听取了项目法人和设计单位汇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认为设计成果质量评定等级合格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

20221130项目法人提交了修改后的《初设报告》,经专家再次复核后,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如下:

一、水文

(一)基本资料

余家水文站位于普里河上游万州区余家镇河段,于19674月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为水位站,19701月基本水尺上迁15m后改为水文站。余家水文站为国家基本站,1970年开始观测水位、流量、降雨等项,2005年以后测站控制集水面积587km2,该站测验精度较好,刊印成果可采用。本工程将余家水文站作为设计洪水计算的依据可行。

(二)洪水

1)工程设计洪水

同意采用开州区气象站1980年~2015年实测暴雨资料,按推理公式法推算工程河段设计洪水成果:控制断面处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926m3/s。工程河段支流设计洪水采用由开县气象站实测暴雨资料,按推理公式法推算的设计洪水成果。

2)分期设计洪水

基本同意根据余家水文站洪水特性及施工要求划分施工时段,各分期时段按年最大值不跨期选择,对各分期时段洪峰流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并按面积比拟法推算至工程河段的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设计洪水和分期洪水的计算方法可行,成果基本可用于本阶段。

(三)水位与流量关系

同意控制断面选在铁桥镇叫花桥下游1.2km的新龙桥处,在工程河段内共剖取37个大断面,控制断面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926m3/s水位193.38m

二、工程地质

(一)工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场地水文地质、不良地质评价基本合理。

(二)地质灾害评述基本合理。

(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指标建议值及开挖边坡建议值基本合适

(四)场地稳定性评价基本合理。

(五)天然建筑材料及渣场规划基本合理

护脚挡墙基础应埋置于强风化基岩或稍密砂卵砾石层上。粉土或粉细砂,建议以抛石换填补强后的地基作为埋石砼镇脚基础持力层。

三、工程任务与规模

工程任务

本工程任务是:以防洪护岸为主,兼有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等综合任务

防洪标准

工程河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护岸工程采用10年一遇设计标准,穿堤涵洞采用20年一遇设计标准,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2014)规定。防洪标准选用基本可行。

四、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一)建筑物级别

工程治理河段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规定,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二)工程总布置

本项目主要河道防洪护岸工程分上、下游两段

上游段起点为金水桥,终点为加油站,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3km,新建护岸工程1.24km(左岸),河道疏浚0.97km,新设人行步道0.92km(左岸),下河梯道4座(左岸),新建排水管涵4座。

下游段起点为铁索桥,终点为叫花桥,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8km,新建护岸工程1.83km(左岸0.67km,右岸1.16km),河道疏浚1.78km,新设人行步道1.83km(左岸0.67km,右岸1.16km),下河梯道10座(左岸4座,右岸6座)。

工程总布置基本合理。

(三)主要建筑物设计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防洪护岸、河道疏浚、排水排涝及其相关附属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堤顶道路、挡墙、镇脚+斜坡护岸、穿堤涵洞。

1防洪护岸工程

1)堤顶结构设计。

上游段堤顶人行步道宽3.0m,临河侧设C20混凝土路缘石,尺寸为0.3×0.5mb×h),路缘石上设栏杆。外侧设C20砼排水沟,净空尺寸0.3×0.3mb×h),边墙和底板厚度均为0.2m。路面为20cm厚的C20混凝土路面,下设15c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

下游段堤顶人行步道宽5.0m,临河侧设C20混凝土路缘石,尺寸为0.3×0.5mb×h),路缘石上设栏杆。外侧设C20砼排水沟,净空尺寸0.3×0.3mb×h),边墙和底板厚度均为0.2m。路面为20cm厚的C20混凝土路面,下设15c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因现状建筑物影响,局部段堤顶道路可适当缩窄,但最小宽度不应小于3.0m

栏杆采用仿青石栏杆,型式由项目业主自定。

2)镇脚+斜坡护岸设计。

镇脚为梯形断面,顶宽1.0m,高1.0~2.5m,迎水面垂直,背水侧坡度为10.4,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镇脚在土基上每隔10m设结构缝,岩基上每隔15m设结构缝,遇高程有突变的地基、地质变化或结构连接处应增设结构缝,缝宽20mm,缝内填塞沥青杉木板,镇脚前采用砂卵石碾压回填护脚。镇脚以上为坡率1:2.0C20砼预制六棱块护坡,六棱块每边长20cm,厚度为12cm,中间设直径20cm孔洞。护坡顶部高于设计洪水位0.8m,堤顶设C20混凝土人行道,临河侧设仿青石栏杆,栏杆高1.20m

3)挡墙+斜坡护岸设计。

直立挡墙采用衡重式挡墙,墙总高4.5m~9.0m,上墙与下墙高度比4:6,顶宽0.7m直立挡墙采用重力式挡墙,墙总高3.5m~6.0m,临水面边坡比1:0.1,背坡倾斜坡度1:0.5,墙趾宽1.0m、高1.0m。挡墙置于砂卵砾石基础上,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每隔10m设结构缝,遇高程有突变的地基、地质变化或结构连接处应增设结构缝,缝宽20mm,缝内填塞沥青杉木板,墙前采用砂卵石碾压回填护脚。墙顶与2年一遇洪水位(P=50%)齐平,以上为坡率1:2.0C20砼预制六棱块护坡,六棱块每边长20cm,厚度为12cm,中间设直径20cm孔洞。护坡顶部高于设计洪水位0.8m,堤顶设C20混凝土人行道,临河侧设仿青石栏杆,栏杆高1.20m。桩号JZ0+885.17JZ1+063.43JZ1+102.11JZ1+302.97段墙顶以上护坡待后期条件成熟后再加高至设计堤顶高程。

桩号JZ0+000.00JZ0+032.52JZ0+ 055.89JZ0+199.67段挡墙前采用M7.5浆砌块石护面,厚0.3m,宽2.5~2.6m;桩号JZ1+102.11~JZ1+302.97段挡墙墙趾处设C20砼护脚,护脚厚0.5m,高度2.5m,顶面与墙趾顶面齐平。

4)基础处理。

堤身基础处理:岸坡进行土石方回填前需进行清表,清表至原状土,清表平均厚度按0.3m计算。

堤基基础处理:C20埋石混凝土挡墙/镇脚为刚性材料,均置于砂卵砾石层或强风化基岩(砂泥岩夹层),卵砾石砂土层地基承载力为200kpa,强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为300kpa对于地基土类型为砂卵砾石土层的地段,根据各河段冲刷深度,清除表层松散层,以中下部土体作为挡墙/镇脚的持力层,同时对下部土体进行一定夯实处理;对于覆盖层较浅的地段,清除地表覆盖层及松动岩石块,以基岩作为挡墙/镇脚的持力层。

若遇持力层为粉砂土层(地基承载力为120kpa)时,采用1.0~2.0m厚的碾压块石进行换填,换填后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00kpa

2.排洪建筑物设计.

1)排洪管涵

排洪管涵由进口段、管身段、出口段及消能段组成,成直线布置。地主沟排洪管涵全长20.0m,其中进口段3.0m,管身段长9.30m,管径为DN800,出口消能段长7.70m

1#公路排洪管涵全长21.8m,其中进口段3.0m,管身段长12.8m,管径为DN600,出口消能段长6.0m

2#公路排洪管涵全长24.0m,其中管身段长8.4m,管径为DN1000,出口消能段长15.6m

2)排洪箱涵

糖坊沟排洪箱涵由进口段、涵身段及消能段组成,成直线布置,全长34.1m

进口段长12.10m,纵坡1:150,上游进口高程为197.05m,与天然河道连接,过流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为2×2.0mb×h)。底板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厚0.4m,下设1.0m厚级配碎石垫层。两侧为重力式边墙,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2.4m,顶宽0.4m,迎水面垂直,背水侧坡度为1:0.4,边墙置于1.0m厚级配碎石垫层上。

涵身段长11.60m,纵坡1:150,上游进口高程为196.97m,过流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为2×2.0mb×h)。涵身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厚0.4m,下设1.0m厚级配碎石垫层。

消能段全长10.4m,其中消力池长5.4m,海曼长5.0m。消力池池身长5.0m,深0.3m,尾坎宽度0.4m,底板顶高程196.88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厚0.4m,下设1.0m厚级配碎石垫层;两侧为重力式边墙,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2.4~0.7m,顶宽0.4m,迎水面垂直,背水侧坡度为1:0.4。海曼长5.0m,平面呈等腰梯形扩散,扩散角15°,采用M7.5浆砌块石衬砌,厚度0.4m

3排涝建筑物设计

堤顶高程高于现状地面线区域采取临时开挖沟渠引入两岸支沟或新建护岸终点和C25预制钢筋砼排水管(DN800)相结合的方法排出积水,待陆域回填实施时进行封堵,以消除内涝影响。沟渠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内部尺寸30cm×30cm,厚20cm。新建堤防每隔200m左右设置1C25预制钢筋砼排水管,共计设置10处。排水管一端置于C20混凝土沟渠内,穿过堤防,另一端置于镇脚上,其中C20混凝土沟渠端排水管利用挡板封堵。日常情况及较浅的内涝利用C20混凝土沟渠排涝,当C20混凝土沟渠不能满足排涝要求时,打开挡板同时利用排水管排涝。

4.下河梯道设计。

工程河段两岸间隔约200m交叉布置下河梯道一座,共设置下河梯步14座,其中上游段左岸4座,下游段左岸4座,右岸6座。每座梯步宽5.0m,采用C20混凝土砌筑,断面尺寸为0.32×0.16m(宽×高)。

铁桥中学现状拦水堰两端延长至镇脚处。延长段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左岸长2.3m,右岸长12.0m,堰顶宽度为2.0m,堰顶高程为190.50m。延长段堰体置于完整基岩上,且建基面高程不低于现状堰体建基面高程。

5.沿河污水管道保护。

桩号JZ0+605.96~ JZ0+885.17段新建护岸形式为C20埋石砼镇脚+C20砼预制六棱块护坡,现状污水管道位于堤身开挖断面范围内,需对其进行拆除后重建。

桩号JZ0+885.17~ JZ1+302.97段新建护岸形式为C20埋石砼挡墙,现状污水管道位于堤身开挖断面范围内,需对其进行拆除后重建。

桩号TZ0+727.75~TZ0+765.00段新建护岸形式为C20埋石砼+C20砼预制六棱块护坡,现状污水管道位于堤身开挖断面范围内,需对其进行拆除后重建。

桩号JZ0+605.96~ JZ1+302.97段和桩号TZ0+765.00~ TZ1+767.81段新建护岸形式为C20埋石砼镇脚+C20砼预制六棱块护坡或重力式挡墙,现状污水管道位于左岸岸坡距离堤顶道路3~6.5m。管道位于堤身回填区域,在管道周边1.0m范围内回填时应使用小型碾压设备,必要时采用人工碾压,并严禁重型机械设备直接从管道上方通过,必要时对埋深较浅的管道采取混凝土包管的保护措施。

6.河道疏浚工程设计。

上游段疏浚共2段总长966.66m,分别位于左岸桩号JZ0+038.30JZ0+678.50段,长640.20m;桩号JZ0+738.90JZ1+065.60段,长326.70m;下游段疏浚3段总长1780.05m,分别位于左岸桩号TZ0+727.75TZ1+400.40段,长672.65m;右岸桩号TY0+377.10TY0+921.52段,长544.42m;右岸桩号TY1+258.13TZ1+821.11段,长562.98m

7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指辅助防洪工程措施更好地发挥防洪功能,提高防洪效益的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

五、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条件

工程区位于开州区铁桥镇场镇附近项目区距开州区34km省道S102通过工程区附近,交通方便。施工临时设施场地布置方便,工程所需钢材、木材在开州城区购买,水泥在开州水泥厂采购。

(二)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本工程所需块石料混凝土粗、细骨料可在浦里石灰矿料场购买。本次工程开挖渣料用于工程堤身回填,其质量数量满足工程回填设计要求,未单独选堤防回填料场。

(三)施工导流

同意本阶段导流标准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度汛标准采用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导流时段选择在第一年12月~第二年3月。分段进行基坑开挖、基座混凝土浇筑、镇脚、挡墙、护脚、护坡等施工,分段长度建议200m。施工期间由开挖预留土坎或开挖料堆砌土坎挡水,原河道过流。

(四)主体工程施工

主体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案和施工机械选型基本合适。

(五)施工交通运输

工程区均有已建公路通过附近,对外交通利用现有道路,堤顶道路设计宽度3m,场内交通可利用堤顶道路解决。

(六)施工总布置

施工总布置基本合理。

(七)施工总进度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0个月,工程准备期1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8个月,完建期1个月基本合理。

六、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根据补偿标准和工程占地实物指标,经计算本工程征地补偿静态投资为275.28万。

七、环境保护评价

基本同意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下阶段应按专题批复进一步完善措施设计。

八、水土保持设计

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下阶段应按专题批复进一步完善措施设计。

九、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措施设计基本可行。在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全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现行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操作。

十、节能设计

基本同意节能设计原则和目标、节能措施、节能设计和节能效益评价。

十一、工程管理设计

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管理设计基本合理。

十二、设计概算

(一)设计概算编制费用标准依据2021《重庆市水利工程设计(估)算编制规定》渝水建20217以下简称编规定额采用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发布2021年版《重庆市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重庆市水利工程机械台时费定额》的通知(渝水20218号文);安装定额采用渝水基201197号文发布的《重庆市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概算定额

(二)人工工资、机械台时费等基础价格,以及建安工程的单价分析和费用计算基本合理。

(三)2022年《渝东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第6价格水平,工程设计静态总投资3446.87元,工程具体投资以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概算批复”为准。

十三、经济评价

(一)国民经济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基本合理。

(二)财务评价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基本合理。

十四、工程信息化

基本同意信息化总体、分项、网络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设计

十五、招标方案设计

基本同意招标依据、范围、组织形式、方案、方式及程序设计。本工程划分为两个标段分期实施,招标方式应采用公开招标。






 专家组组长:


20221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