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2023年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质量法治引领推进卫生健康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开展学习培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委党委高度重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过程,将学习内容纳入年度《系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委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网络培训、每月支部集中学习讨论等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出台系统“十四五”法治建设规划和“八五”普法计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制定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组织系统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进一步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三是强化宣传培训。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利用行业各种宣传周、宣传日和法治宣传月,积极组织系统各单位进村入户宣讲行业法律法规,开展法治宣传讲座,营造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发《重庆市开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坚持委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二是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对标对表落实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查反馈意见、区级2轮法治督查等要求,组织开展集中整改,全面完成整改任务。认真开展2023年全面依法治区涉及卫生健康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三是强化法治审查。对重要行政行为开展法治审查,全年开展合同协议审查1件、重大行政执法行为法治审查10件、信访回复、医患纠纷处理等重大事项法治审查5件。四是认真办理行政诉讼。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件,已判决胜诉2件,今年无行政复议案件。五是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动态清理。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释情况,完成规范性文件格式调整与公开发布,清理规范性文件3轮,审查并报备规范性文件3件,废止历年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法治服务保障作用。一是规范行政审批。编制并动态调整三级行政权力清单,目前保留244项,增加公共服务事项2项,最多跑一次83项。政务服务依申请事项81项,其中行政许可67项,就近办62项,0跑腿78项,全部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渝快办”平台办理咨询8件和投诉1件,回复率100%,群众“好差评”评价6636条,满意率100%。二是助推万达开统筹发展和“万开云”同城化协同改革,异地可申请、本地可领证事项1项,川渝通办事项2项。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措施。全面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实现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落户、社保参保登记和缴费、医保等6件事全程一次网办,已经办理909件。四是加强营商环境保护。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清理审查涉企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11件,纠正1件,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四)突出重点领域,跨部门执法联动有力。一是推进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卫监蓝盾”专项行动,会同政法委等10部门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行动,联合公安等6部门开展抗(抑)菌制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成专项检查10项,监督711户次,查处案件342件,罚款79.94万元,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二是继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联合公安等4部门对宾馆旅店开展随机抽查,联合区教委开展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随机监督检查,完成国家双随机305户次,市级双随机341户次,完成率100%。
(五)坚持依法治理,稳妥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一是建立健全维稳机制。建立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改进完善协商沟通机制、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机制,确保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有效维护全区医疗行业稳定。二是多措并举预防调处医患纠纷。加强依法执业自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强化医患沟通,尽力减少医疗纠纷。综合运用医疗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诉讼等医患纠纷处置方式,高效化解医患矛盾,切实维护医疗秩序和行业稳定;三是规范办理信访事项。建立投诉举报制度,畅通信访渠道,重视初信初访,“三到位一处理”办理信访事项,按时办结并及时回复。2023年,我委处理各类信访事项364件次,按时办结率100%;四是认真落实相关政策。高度重视特殊家庭的关爱扶助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失独家庭、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六)创新法治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一是明确普法重点。按照全区统一部署要求,有序实施卫生健康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表、任务图,实现普法工作圆满完成目标。二是扩大普法覆盖面。普法人群不仅在卫生健康全系统干部职工全覆盖,还扩展到就诊患者、企业职工、一线环卫工人等不同群体,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三是创新普法形式。针对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开展“线上+线下”精准普法,通过官网发布普法信息,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习方式还不够扎实。系统内部分医疗机构法治专题学习不够深入和全面,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二是医患纠纷预防处置不够有力。少数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仍然出现化解纠纷重视不够、处置不及时、化解方式较简单、处置效果不好等情况。
三、下一步思路和打算
(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以《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为纲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认真办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提高行业法治化水平。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理顺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承接工作,完善行政审批办事指南。以“川渝通办”“全渝通办”“开心办”为抓手,优化出生一件事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抓好一件事政务服务宣传培训。
(三)提升监督执法效能。强化执法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聚焦重点领域,维护健康权益;加大稽查力度,规范执法行为。
(四)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卫生健康法治宣传月”活动,切实抓好“卫生健康普法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帮助支持卫生健康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抓实领导干部学法,开展以案释法宣传,切实提升干部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工作能力。
(五)更好维护系统稳定。一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依法依规维护权益;二是多措并举减少、及时高效发现、灵活方式处置化解矛盾纠纷。
重庆市开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