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9年度,我委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具体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委坚持以“依法公开、透明办事、勤政廉政”为目标,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开州日报等媒介基本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和民主管理水平。现就区发展改革委2019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我委及时调整充实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切实做到政务公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同时我委领导班子多次召集党组会研究,职工会布置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强调对我委核心业务要做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对传统的政务公开项目要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对机构改革职能职责调整新增职能及时纳入公开范畴。围绕事关大局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要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把人民群众特别关心关注的事,全部纳入政务公开的范畴,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二是健全制度,完善工作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了政务公开工作相关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区发展改革委机关管理制度》,将信息公开制度、考核责任追究等相关情况一并纳入。
(二)落实相关制度
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市、区有关信息公开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委信息公开有关工作,进一步梳理了我委负责的行政审批、收费备案、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等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全年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计划、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责任科室,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的办理程序,完善政府信息的审核机制,使我委信息公开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道路。
(三) 强化工作落实
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我委高度重视,各项公开信息须由分管领导亲自审核把关,办公室统一报送,进一步增强了全委职工的自觉公开的意识,使得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公开情况
(一) 主动公开的类别及渠道。一是主要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公开内容涉及我委职能职责、领导分工、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职能;与我委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年度计划;价格制定、收费备案、价格听证等民生事宜;部门动态、当前工作等;二是依托开州区网上行政审批大厅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节能评估审查批复,项目立项、核准、备案等行政审批事项及其办理流程等进行公开;所有性质为主动公开的政策、文件及其它应主动公开的信息等;三是依托下属事业单位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对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涉及的招投标等全过程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四是依托“信用开州”平台,对在开州区内从事相关活动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红名单、黑名单等进行公开公示。五是依托开州日报、开州新闻社等网络媒体进行多种形式对当前重点工作、通知等进行公开。
(二)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2019年度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主动公开文件信息2556条,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13件,政策文件类信息145件,工作动态类信息90件,行政决策类信息45件,社会服务类信息35件,工程交易类信息1525条,政府采购类信息520条,土地出让类信息61条,其他信息122件,内容包括重大项目建设、经济运行、项目投资计划下达、价格收费备案、价格听证、粮食管理、招投标监管、安全生产等方面。另针对企业及个人信用相关情况,我委依托“信用开州”平台通过成员单位已归集信用信息64858条,今年共上报10424条。通过“信用中国(重庆开州)”对外展示行政许可35065条,行政处罚10223条,红名单55条,黑名单3815条,有效推进了开州区信用体系建设。
(三) 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办结通过市(区)政府信箱转办件12件(含3件群众依法申请公开事项),都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人进行了公开回复,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四)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2019年度有1例行政复议案,为向世杰针对“金科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州分公司违法收费的举报”问题,我委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查处理,并以正式公文形式进行了回复(开州发改文〔2019〕41号)。
三、存在的问题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公开信息的及时性不强;二是政务信息的公开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公开事项有时还存在遗漏。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营造信息公开的良好氛围,督办各相关业务科室严格按有关规定和制度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的思想认识。强化对政府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业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及时将政务信息公开到位,不断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开事项梳理工作。强化行政权力清单需公开事项梳理,确保权力在阳光透明下运行,按照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确保应公开事项“一件不落”,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知情,让人民群众来监督。
四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努力探索信息公开的新路子、新途径,对于一般告知性公开采取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多渠道、多方式公开,确保公开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