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建立完善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年主要工作任务,实现“三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协管办公室领导任副组长,形成主任亲自抓,副主任分别抓,业务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模式。计划制定到位,按照区法治政府工作要点,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度执行到位,严格落实工作计划,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职责分工明确,全委共同推进。
(二)人员队伍配备完善,政府兼职法律顾问作用突显。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由办公室具体执行,各业务科室协助配合。配备一名具有法律背景的工作人员、一名执业律师作为政府兼职法律顾问。对照年度工作要求,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与兼职法律顾问的管理工作。由我委承担或开展的普法、案件讨论、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协议签订和重大行政决策等事项,主动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或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同时,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涉及依申请信息公开和信访案件时,及时与法律顾问沟通协调,确保对外答复信息的准确性,文件公开的合法性、合理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法律顾问全面参与我委合同审核、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的协助办理。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相关制度执行力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管理、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9月24日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开州区政府投资实施细则》(开州府发〔2023〕12号)为我委起草代拟,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均按程序合规推进。每个规范性文件均向区政府政务公开科报备包括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制定依据目录、起草阶段的合法性审核依据、征求意见及意见采纳情况等相关材料,并及时录入市级规范性文件管理平台,对外进行公布。
(四)抓“一号工程”,区域协作加速深化。《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并由川渝两省市印发实施。高质量召开万达开第三次党政联席会议,谋定25项年度重点任务、十大标志性合作事项。万达开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小江航道可研及建设资金获批,三地“半小时”通勤圈加速形成。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两省市批复,开州浦里新区、开江经开区获批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立“开州—开江产业合作名录库”。开州千能实业、信辉联科技等与万州长安跨越、达州胜发电子等企业形成稳定配套链,年合作产值突破12亿元。返乡创业试点等4项改革获中央和国家部委肯定,全面落实311项川渝通办事项,自选新增31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累计办理2.1万余件;三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61项检验检查结果全面互认;万达开公务员跨省一体化遴选成为全国首例。
(五)抓重点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牵头编制“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实施意见,纵深推进开发区改革,推动印发《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谋定开发区“二合一”与管理机构“一设两撤销一报”的改革路径。持续优化五项环境,全面建成“1+5+40+535”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近500个事项“一窗综办”5965件,68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办件14758件。梳理政务服务、行政许可清单2128项,“渝快办”平台“网上可办”率达89.9%,迭代升级“开心办”2.0版本,打造“信用开州”升级版,推出“信易+停车”“信易+招商引资”等应用场景,政务服务好评率99.99%。兑现招商引资优惠资金6915万元,发放民营企业贷款32.74亿元。培育“四上”市场主体110家,新发展市场主体23357户,总量达11.57万户,居渝东北第2位。
(六)狠抓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对以我委名义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二是严格履行定调价程序。在制定或调整价格政策前,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前期调研、价格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测算、价格听证或论证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工作。2023年,开展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4次。三是打击违法违规投标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案件办理程序,强力打击投标人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立案查处不按时提交履约保证金、放弃中标等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度,我委共查处违法违规的投标单位9个,罚款23.52万元,不良行为记分12分的2个,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554万元。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发展改革实际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发展改革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二)持续深化招投标改革。从源头开展治理,严厉查处围标串标项目业主、招标代理机构以及评标专家,对参与围标串标的任何一方均严肃问责,并公开通报。扩大电子招标范围,着力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公路工程、水利水电三个行业电子招标,加快推进电子招标在勘察、设计、监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服务和交易监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评标过程现场监督,严格限制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
(三)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精简审批事项,凡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或行政机关自行设定的前置审批服务事项及审批涉及的中介事项一律取消,确有必要实施的改由部门自行委托实施或实行事中事后监管;无国家部委及市级立法层级的法规规章依据,原则上一律取消,确有必要实施的转变为部门内部工作;对有国家部委及市级立法层级的法规规章依据的事项,在工作实践中不符合“放管服”要求的,提请取消。
(四)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信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全区信用平台建设,督促部门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完善信用平台功能,推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信息运用,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持续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做好信用修复工作。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专项小组分工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政银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探索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构建全方位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重庆市和我区稳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和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扎实推进稳经济各项措施,确保政策及时、足额、高效惠及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