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简报(第2期)

“交通卫士”疫情防控春运保畅“两不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不容松懈,为守住疫情外防输入防线,开州区交通运输防控组升级常态化防控措施,激活应急值守体系,从2021年12月23日以来,全区各查验点,一直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来自不同岗位,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交通卫士”,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筑牢疫情防控网。
执法人员李勇:
“哪里有需要我就上”
2021年12月23日,陕西西安疫情告急!
“开州在西安的人很多,要过年了,好多人要回来……”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开州区委区政府果断出手,在交通要道成立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查验点。
疫情就是命令!开州区交通局紧急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设置高速公路查验点9个、省界查验点36个、客运场站检查点3个,全面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墙。
“我报名!”开州区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监督大队大队长李勇率先报名,主动申请到一线,并主动申请担任谭家站疫情防控负责人,协调方方面面的事宜。
谭家站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峡谷地带,气温异常寒冷。12月28日,雪夹雨,呼呼吹,脸如刀刮,李勇和同事们一道,两人一班,始终坚守在岗,查双码,验行程,“不放过一车,不漏掉一人”。
谭家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给李勇和同事们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大家就着方便面解决吃饭问题。为了驱寒,李勇找来木炭,在帐篷里生一堆火,大伙实在熬不住了,就轮流跑进帐篷烤一下冻僵的手脚。
2022年1月9日,赵家站车流量过大,急需后援,李勇又马不停蹄赶往赵家站。
赵家收费站,每天车辆达9000辆,人流2万多,排查更需精细,来不得半点疏忽,李勇每天忙得晕头转向。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哪里有需要,我就上!”李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军人本色,践行着军人的诺言,更演绎着一位交通卫士的责任和担当。
民兵林军:
“关键时刻站出来”
1月17日,在万开高速收费站前面,一位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走路有些异样,颠簸着在车流中忙碌,他时而挥手指挥车辆,时而靠近车窗,查验双码。
他叫林军,一位民兵志愿者,开州区金峰镇中山村4组村民,是金峰镇中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林军说,这就是民兵的天职,交通疫情防控组急需人手,林军于12月25日,第一时间赶到最一线,为过往人员车辆进行登记、验码等。
开州区高速收费站车流人流最大,作量可想而知,林军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操心着大家的后勤,帐篷搭建,个人防护,防控工作要求等,林军总是耐心地当起后勤部长和“师傅”。
“一个班站下来,脚都肿了,有的同志手上还长了冻疮。”林军说,这一切都不算什么,最委屈的是部分人员的不理解不耐烦,有的不配合甚至还骂人。
“快点快点,你们有完没完了......”自从投入防疫工作以来,类似抱怨的话林军每天要听数百遍,面对司乘人员的不配合甚至是语言暴力,林军从不生气,总是耐心劝导,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都理解理解哈,都是为了大家好!”
突击手杨少林:
“本职工作抽空做”
春运来临,车流人流陡增,交通一线防控组人员时时告急。
一边是疫情防控,一边是春运保畅,1月9日,重庆市宏畅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30名“突击手”又火速上岗,杨少林第一个踊跃报名。
杨少林29岁,当过兵,在公司负责安全工作,本来年终之际手上要做的事情一摞摞,那些该上报的数据,该完善的材料,该督查的事项,一样都不能落下。但疫情防控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林军每天坚守在站点,冒着严寒查双码,晚上11点才归家,回家后,他还要加班到深夜,把手边的本职工作完成才罢休。
为了突击疫情防控工,杨少林总是早出晚归,妻子是医院的护士,也忙得分不开身,杨少林只有把4岁儿子托付给同样忙碌的父母临时看管。
“家里的困难再大,也要为疫情防控工作让路。”杨少林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看到有好心市民送来水果、饼干、牛奶等慰问品,他内心感到无比欣慰,这份艰难的突击工作,至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这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最大获得。
“不放过一个黄码,不放过一位高风险归来的人。”这是杨少林和所有执勤点工作人员责任和心声!
2021年12月23日以来,开州区交通运输防控组有很多个“李勇们”“林军们”“杨少林们”奋战在一线……累计出动560余人,查验车辆867351辆,双码查验及体温检测2167628人,闭环式运输2429车次,共隔离3372人,为守护一方平方贡献着交通力量。